肾性高血压和高血压肾病的主要区别在于起因不同,前者是由于肾脏功能障碍导致的高血压,而后者是由于高血压引起的肾脏损害。
1. 起因不同:
肾性高血压:起因于肾脏功能异常,如肾动脉狭窄、肾动脉先天性畸形或肾小管功能障碍等,导致肾脏调节血压的能力受损。
高血压肾病:起因于长期慢性高血压引起的肾脏损害,包括肾小球硬化、肾小动脉硬化等。
2. 发病机制不同:
肾性高血压:肾脏功能异常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失衡,进而导致血压升高。
高血压肾病:长期高血压造成肾小动脉病变,引起肾脏缺血、纤维化和炎症反应,进而导致肾功能损害和进展。
3. 临床特点不同:
肾性高血压:常见症状包括持续性高血压、一侧肾脏缩小、血肌酐升高、尿蛋白正常或轻度升高。
高血压肾病:常见症状包括持续性高血压、双侧肾脏缩小、血肌酐升高、大量尿蛋白。
需要注意的是,肾性高血压和高血压肾病都是由高血压引起的,并且两者之间有一定的重叠,因此在临床上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等综合因素进行诊断和鉴别。对于确诊的患者,治疗方案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下一篇:高血糖引起腿部水肿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