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ABO溶血是指新生儿体内的红细胞与母体血型不兼容,导致免疫反应进而破坏红细胞的过程。
ABO溶血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溶血病,发生在母体血型与胎儿血型不匹配时。人类有四种血型:A型、B型、AB型和O型,其中A型和B型血液中含有相应的抗原物质,而O型血液则没有抗原。当母体血型与胎儿血型不一致时,母体体内的抗体(IgG类别)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系统,与胎儿红细胞的抗原结合,引发免疫反应。
这种免疫反应导致母体抗体与胎儿红细胞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进而激活免疫系统,释放炎症介质,导致红细胞破裂和溶解。这会引起新生儿出现黄疸、贫血、肝脾肿大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ABO溶血会导致新生儿出现脑损伤、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ABO溶血病相对于Rh血型溶血病来说,发生的机会较低。因为母体体内产生的抗ABO抗体主要是IgG类别,而且在第一次妊娠时抗体产生相对较少,不容易对胎儿产生明显的影响。此外,ABO溶血病多发生在母亲为O型血,而新生儿为A型或B型血的情况下。对于有ABO溶血风险的孕妇,可以通过产前筛查和血型鉴定,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如输血、免疫球蛋白注射等,以减少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