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北京市一批新农人选择返乡创业,在乡村开设咖啡售卖点,发展“村咖”新业态,提供休闲新体验。4月21日至4月25日,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举办首个乡村咖啡制作技能与运营管理培训班,重点为全市乡村旅游重点区和乡村民宿产业聚集区的“村咖”开展集中培训,提升岗位技能。
学咖啡制作。邀请国家级专家组成师资团队,讲授品鉴知识,学习演练制作工艺,掌握咖啡技术要领,纠正凭手感等操作误区。学员陈龙有感而发,“当第一次用真实牛奶拉出完整图案时,我深刻体会到,看似简单的拉花背后,是对细节的极致把控。”
学创意开发。赴怀柔、密云、平谷等特调咖啡制作基地观摩研习,体会感悟“桃主题鲜果咖啡系列饮品”、山楂酱+浓缩咖啡、瓦窑面包+咖啡、甜品+咖啡等创意设计。培训班结业式上,来自怀柔、平谷、延庆等区的“村咖”们,现场演示了栗子+、大桃+、苹果+、永宁豆腐+、茉莉花+、磨盘柿+等乡村特色产业+咖啡的制作过程,作品构思精妙、寓意美好,得到现场点评专家的高度认可。
学场景设计。邀请清华大学教授讲授咖啡场景设计原理,赴亲然大山、双层巴士、电站、也行等网红咖啡打卡地,学习咖啡屋的风格设计和场景搭建,感受咖啡文化的时尚与精致,解锁治愈系创作的美学空间。
学运营管理。组织学员走进北京首批百千工程示范村昌平辛庄村,由村支部书记李志水介绍创客街的运营与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乡村产业带头人“头雁”岳巧云为学员讲述自己的创业经历,激励“村咖”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组织分享交流。结业式上,50名“村咖”学员与北京市乡村烘焙师学员开展了一场“当咖啡遇到面包”的技能比武,通过相互碰撞,互鉴学习成果,搭建互融互促的乡村人才工作平台。据悉,乡村烘焙师培训是市农业农村局打造的一项人才培训计划。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首次举办“村咖”培训是按照“大抓市场、大抓产业、大抓科技”的总体思路,围绕农文旅融合和村咖市场需求举办的创新性培训。通过培训,学员们在烘焙技能、营销推广、管理能力上都得到了提升,助推了乡村咖啡的高质量发展。下一步会继续加大力度,培育“村咖”新农人,赋能乡村新业态。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芦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