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获悉,为保障重大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内蒙古做好用地保障,提高用地审批效率。上半年,全区批复建设用地平均用时为189天,比去年同期减少39天。其中,自治区审查平均用时从40天压缩至7天。
据了解,今年以来,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持续对建设用地审批流程做“瘦身”,压缩审查环节、减少审查材料、下放审查权限,将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集体土地所有权、采矿权及探矿权范围等17类110项数据嵌入自治区用途管制监管系统,数据多跑路,审批办理时间进一步缩短。同时,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政务大厅开展提前介入服务,对8个类别共70项具体事项提前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确保基础信息填报规范、相关材料齐全,审批提速提效。今年,“内蒙古自治区空间要素查询平台”上线试运行,平台通过可视化的图表和地图,更加清晰地展示各类空间要素的分布情况,为用地企业科学选址提供了信息支持。多项“硬核”举措加持,在2025年全区计划实施的3300多个重大项目中,涉及办理用地手续的办结率已达到80%。(记者 阿妮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