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记者从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上获悉,“十四五”以来,河南省在稳增长、扩内需、强创新、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上持续发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全省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预计全省经济总量达到6.7万亿元,培育形成装备制造、现代食品、新型材料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即将迈过60%大关,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科技创新生态加速优化。“十四五”以来,河南省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改革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无缝对接,促进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建设整体起势,“智慧岛”双创载体实现省辖市全覆盖,郑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获批建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建成投用,2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入列,超短超强激光平台、智能医学研究设施启动建设。
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十四五”以来,河南省深入贯彻落实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城乡融合加力推进,县域经济扩容提质,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迈向更高水平。郑州都市圈成功获批,洛阳、南阳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所有城市基本实现“零门槛”落户,鲁豫、鄂豫皖等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取得积极成效,高铁路网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预计突破1万公里,周口港上升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西气东输三线、引江济淮(河南段)等重大工程全面建成,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由2020年的2.16:1优化至2024年的1.97:1。
绿色低碳转型提质增效。“十四五”以来,河南省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走好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在“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上努力奋斗,在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上担当尽责,加快建设天蓝地绿、山美水美的美丽河南。“净水入黄河”工程、滩区生态综合整治深入推进,沿黄生态廊道全线贯通,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提升至82%以上,黄河干流河南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及干渠水质稳定在Ⅱ类及以上。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十四五”以来,河南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全面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每年办好一批民生实事,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稳定在70%以上,累计新增城镇就业超560万人,新设立8所本科院校,成功创建中西部唯一的国家中医类医学中心,婴幼儿托位数实现翻两番,覆盖市县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加快建设,殷墟博物馆新馆等文化新地标建成开放,“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等传统文化现代表达的河南文旅现象火爆出彩,全省旅游接待人次突破10亿。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范亚旭
下一篇:我国科学家发现火星存在固态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