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以来,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出现持续阴雨天气,土壤含水量饱和,严重影响农机下地作业,秋收进度整体慢于往年。郾城区一方面通过高速口服务接引、跨区对接等方式科学调度农机,提升抢收效率。另一方面,全面梳理并公布全区99台烘干机的信息,协调大型烘干企业、合作社开展“代烘服务”,全力烘干晾晒,减少产后损失。截至目前,全区累计烘干秋粮12万吨左右。
10月9日,漯河市郾城区高标准农田内大型玉米收获机正在抢收玉米。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见习记者 杨婉新 摄
10月9日,漯河市郾城区高标准农田内抢收的大型玉米收获机正在卸粮。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帅杰 摄
10月9日,漯河市郾城区雪健粮食产业联合体内运粮车正在倾卸湿玉米。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帅杰 摄
10月9日,漯河市郾城区雪健粮食产业联合体,日烘干量达400吨的烘干设备昼夜不停,厂区内堆满了收获的玉米。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见习记者 杨婉新 摄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帅杰 杨婉新(见习)
上一篇:百年故宫博物院里的文字密码
下一篇:“天府粮仓”全链条升级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