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题:遏止“数据出官”,造假造不出发展的快车道
新华社记者刘硕
近期公布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显示,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不顾当地实际规划建设童车产业园,夸大数据,并连续多年虚报产业园产值,数据虚假问题突出。在统计数据中“掺水分”,把统计工作变成“数字游戏”,会给地方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危害,必须严肃处理,露头就打。
统计造假,党纪国法不容。近年来,纪律处分条例以及一系列防治统计造假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陆续印发,修改后的统计法也对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作了明确规定。社会各界不断凝聚共识,统计造假态势得到有效遏止,统计数据质量不断提高。然而,仍有个别干部在统计工作中为所欲为,满足了私欲私利,却堕入了违纪违法的深渊。
泡沫注不出发展的硬实力,造假造不出发展的快车道。统计数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是科学决策的指南针。一旦统计不准、把握不严、数据不实、泡沫堆积,不仅无法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真实面貌,掩盖了真情况、真问题,还容易使政策措施出现偏差,甚至可能贻误重要战略机遇,影响发展质量,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领导干部要抓好经济,不能摆弄数据。有的干部仍抱有“数据出官”等错误观念,攀比数据、拔高政绩。抓经济是要抓责任、抓实绩、抓质量,要通过扎实有力的纪律作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务实的政绩切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这样的发展成果才扎实可持续、真正惠及人民群众。
根除统计造假,要从严整治、利剑高悬。要持续推进统计领域纪律作风建设,从严执行统计领域的法规制度,完善防范统计造假的制度机制,时刻保持对造假行为的警惕。要刀刃向内查摆问题,对统计领域顶风违纪违法的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立行立改、查深查透,也要以案为鉴、以案促治。抓紧抓牢统计领域责任体系建设,构筑权责明确、路径清晰的统计造假“防火墙”。
根除统计造假,深层需要扭转观念、正向引导。对于干部的选拔任用要坚持务实导向,根治好大喜功、权力任性等思想痼疾,构建更多元合理的考察体系,破除唯数据论、唯排名论,让广大党员干部摆脱数据依赖,也要探索完善数据核查,多听群众建言,防止数据虚浮。
上一篇:全国冬小麦播种已完成七成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