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要保护好、利用好这片产粮宝地。日前,记者踏上肥沃的巴蜀大地,从眉山市永丰村的千里沃野到中储粮的智慧粮仓,再到中粮遍布世界的全产业链,目光所及,一幅以科技为笔、以产业为墨的天府粮仓新“丰”景正徐徐铺展。
“四良”融合丰产:高标准农田绘就“永丰”答卷
初冬的上午,艳阳高照,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的高标准农田里一派繁忙景象,这是继9月稻谷归仓后,“稻菜轮作”带来的又一茬儿收成,村民们忙得不亦乐乎,不禁让人感慨,村子正如其名一般“永丰永丰,永远丰收!”。
东坡区尚义镇七里社区种粮大户巫志祥站在田埂上,望着眼前平整翠绿的田地,他感叹道:“谁会想到从前这里是‘巴掌田’‘鸡窝地’,大型机械转不开身,灌溉排水都成问题。”而如今,这儿已是四川省标准化程度最高的高标准农田样板之一了。永丰村坚持稳地保粮、以经保粮,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发展稻菜(药)高效轮作、推广稻鱼鸭生态种养,践行“四良”融合,一系列的努力给村子带来了看得见的变化,也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
良田、良种、良法、良机构建起了永丰村粮食安全的基石。高标准农田建设让“良田”具象化。昔日的“望天田”变成了“高产田”。与良田匹配的是“良种”。在上级部门的牵头下,永丰村与多家农业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划出专门地块作为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田”。“甬优4949”“竹香莉丝”抗病性强、穗大粒饱,都是巫志祥口中的明星品种。“以前一亩地收1000斤就算不错,现在基本都在1300斤至1400斤。”巫志祥说。而“良法”与“良机”则在永丰的田间地头奏响了科技交响乐:植保无人机精准喷洒、拖拉机在田野间穿梭。巫志祥化身成了这片绿色工厂的“车间主任”,通过手机屏幕,土壤墒情、作物长势尽在掌握之中。
产量高了、质量好了,当谈及是否面临销售困境时,巫志祥一副运筹帷幄的神情,这都得益于订单农业。“就拿前段时间的晚稻来说,水稻丰收后,我第一时间去中储粮的官网上点标售卖,完全不用愁销路。”巫志祥笑着说。
“四代”粮仓保鲜:智慧收储确保颗粒归仓
新粮收获,如何将其完好无损地储存起来,与生产同等重要。过去,“虫蛀、霉变、鼠害”是储粮的三大难题。如今,在中储粮的现代化粮库里,智能扦检、智慧仓房、技防技控等,从收储到保管,每一个环节都被科技力量重塑,确保颗粒归仓、绿色储粮。
每到收获季节,一辆辆满载粮食的卡车就驶入中储粮眉山直属库,粮食入库的第一关就是“体检”。过去,检验员需要爬上爬下,手工取样,效率低下。现在,有了“智能扦检系统”,卡车只需在扦检机器旁停靠,机械臂便自动、随机、多点采样,样品通过管道送至实验室。整个过程“无人化”,确保检测结果的公平、公正、精准,从源头守住了入库粮的质量关。
“我们对待每一粒粮食都像是自己的孩子,要确保颗粒归仓”中储粮眉山直属库保管员王逸说,“粮食其实和我们人是一样的,也需要呼吸,也希望住上好房子。”粮食“体检”达标后,便住入了形态各异的“科技公寓”。在中储粮新津直属库,这里既有高大宽敞的“高大平房仓”,又有圆润立体的“浅圆仓”,还有新兴的、充满未来感的“气膜仓”。
走进一座装满稻谷的高大平房仓,凉爽干燥的空气伴着稻谷的香气扑面而来,王逸一边查看仓内的数字仓储终端显示屏,一边说:“目前仓内平均粮温18摄氏度,最高粮温24摄氏度,采用的是空调控温储粮技术,此外,内环流控温技术、氮气气调技术也是守护粮食防腐变质的重要手段,这些技术因地制宜运用,有效降低了粮食损耗。”
在中储粮四川新津直属库,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4个身形巨大、巍然伫立的“粮食气膜仓”,它们高36.1米,直径23米,单仓仓容达7500吨,外形洁白,被亲切地称为“白胖子”,这是我国第四代储粮仓型,由3层不同结构构成,最外层PVDF膜可以视作“白胖子”的“冲锋衣”,它可以增强仓房的防水、气密性能;中间层是聚氨酯隔热保温层,可以使粮食的居住环境更优,延缓粮食品质变化;最里面一层则是钢筋混凝土,使整个粮仓坚如磐石。“粮食气膜仓”相比其他传统仓型的保温隔热性、气密性和经济性都更高,适合应用智能气调、智能通风、空调控温、多参数粮情检测等多种储粮技术,实现了低成本绿色储粮。
全链布局兴业:从田野到餐桌实现“价值跃升”
从田头到粮仓,可以说,一粒粮食的一生才刚刚开始,它们的价值,随后将在精深加工和产业链的延伸中,实现惊人的跃升。
在铁骑力士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饲料生产车间里,全自动化的生产线高速运转,玉米、豆粕等原料经过粉碎、混合、制粒、冷却等工序,最终生产出营养均衡的猪、鸡、鸭饲料。“我们构建的是‘从一粒玉米到一块猪肉’的全产业链。”铁骑力士品牌宣传部负责人黄薇介绍。
而在中粮(成都)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大米事业部的车间中,一粒粒稻谷经过去石机、谷糙分离机、白米分级筛等机器进入包装车间,他们将按照等级被打包装箱,送往各地的大型商超。
大米、面粉、油脂、糖浆、饲料……中粮集团作为与阿彻丹尼尔斯米德兰、邦吉、嘉吉、路易达孚齐名的“世界级粮商”,其足迹遍布全球。在南美的广袤农场、在澳大利亚的辽阔麦田里、在纵横四海的海运船上……中粮构建起一条条贯通全球的粮食通道。它在将世界的优质粮油食品“引进来”的同时,也将中国的农产品和食品“送出去”。
一碗甜糯的米饭、一杯清甜的酸奶、一块松软的面包……都离不开像永丰村那样的高标准农田,离不开中储粮那一个个智慧仓房,也离不开中粮连通世界的贸易网络,放眼广袤的神州大地,万千的“永丰村”正在涌现,更多的“智慧粮仓”正在建成,众多的产业链正在赋能。中国人正用属于自己的方式,将“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更自信。
作者:农民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力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