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共青团农场的葡萄地里,职工们正忙着给葡萄施肥、疏果、塑形,为即将到来的丰收做准备。
共青团农场葡萄种植面积共1600亩,并于2023年建立了1000亩优质葡萄高产创建试验示范基地,年总产量超2000吨,是新疆重要的葡萄产区。多年来,葡萄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成为职工增收的致富果。
近日,在共青团农场二连的葡萄地里,一排排结实的葡萄架整齐矗立,一株株茁壮的葡萄藤攀岩而上,一串串青涩的葡萄垂挂枝头。如往年一样,浙江的采购商曹恒早早地来到种植地,预订新一季的葡萄。“夏黑在我们那儿销量特别好。”曹恒说。
销量好源于品质好。新疆日照时间长、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是理想的葡萄种植之地。“得天独厚的环境,使夏黑葡萄果香四溢、品相美观”,共青团农场二连葡萄种植户孙新义表示:“今年葡萄长势好,看来又是一个丰收年。”
丰收的背后少不了精细化种植。种植地使用的是绿色有机肥,里面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有利于提升土壤的肥力。“葡萄长太多就会抢营养,所以我们非常注重疏花疏果。”孙新义说。在开花结果期间,人为去除部分花朵和小果实,可以使剩余的果实获得更多的养分和更充足的光照。在控制产量的情况下,这里夏黑的含糖量最高能达到29%。
在此基础上,二连的各项惠农政策也为农户种植葡萄“保驾护航”。除前期免3年流转费外,还会提供设备支持,定期安排技术人员前往葡萄地考察并教授种植技术。
“抖音主播千千万,书记直播不常见,为了乡村振兴和发展,常驻村里地头间,大家好,我是徐书记。”共青团农场四连的党支部书记徐基彪在直播间里自我介绍。
2019年,四连成立了众信绿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吸纳的78名社员中,从事葡萄种植的就有50人。“连队种植葡萄比较多,这也是我们的一大特色。”徐基彪说。今年合作社还与新疆益中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五家渠海润酒庄等公司合作,延伸葡萄加工产业链,生产红提葡萄原汁、烈焰葡萄酒等产品。
在生产葡萄特色产品时,合作社严格践行“兵团出品,品质先行”的原则,选用优质葡萄,从葡萄的采摘、清洗、压榨到果汁包装等都采用了先进的全自动锁鲜工艺生产线,在保持零添加的基础上,萃取首榨原汁,出汁率严格控制在60%以内,确保了果汁的品质和口感。
葡萄产业链,一环扣一环,下游销售顺畅,上游的种植户才能安心。目前,除了在超市线下销售外,徐基彪还积极寻找网红带货以及大型代理商合作,多头并进,形成“网红+代理商+个人”的销售模式,助力产品市场推广和销售,让种植户们享受到葡萄带来的产业效益。
位于共青团农场的唐庭霞露酒庄的地窖,光线柔和而昏暗,只有几盏古朴的壁灯散发着微弱的光芒,内部可以看到紧密放置的橡木桶,整齐排列的酒架,精心摆放的葡萄酒瓶,木质香与酒香交织在一起,沁人心脾。唐廷霞露北庭赤霞珠干红葡萄酒是第23届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赛唯一获得大金奖的中国葡萄酒。
“我们这卖得最好的是北庭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唐庭霞露酒庄生产技术部经理杨青介绍,这款酒选取农场优质赤霞珠原料,历经穗选、粒选、冷浸、发酵、桶贮、瓶贮等工艺精酿而成,采用两遍冷浸渍,在法国橡木桶中陈酿12个月,具有更浓的果香、更深的颜色。
三分工艺,七分原料,只有种出好的葡萄,才能酿出好的酒。
赤霞珠的幼苗都是“混血儿”,利用具有抗旱抗寒的葡萄品种作为砧木,嫁接具有优良酿酒特性的葡萄品种,使葡萄的质量更优、更适合做葡萄酒。
葡萄在成长过程中还得经历“两次考试”,第一次会有30%未成熟的葡萄被剪掉,第二次则会筛选掉大小不均、营养不良的葡萄,只有葡萄藤上离地60-180厘米以内的部分葡萄会被保留,且木质化藤条往上只保留3个芽点。
为保证葡萄的品质,在种植葡萄的过程中仅使用微生物肥,“再好的药物都会残留在葡萄上,从而影响到葡萄酒的质量。”共青团农场葡萄种植户邓泽民说,用微生物肥代替化肥农药,既能提升肥效,又能提升药效,真正实现了减肥不减产。
经过精心呵护而成长成熟的葡萄有着特定的销路。邓泽民介绍,只要品质达标,公司会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他们的葡萄。这样的模式让种植葡萄的农户每亩地同比增收1000元左右,提高了农户种植葡萄的积极性。
近年来,共青团农场着力打造“葡萄酒+文化旅游”融合的精品旅游路线,知名品牌创建和酒庄的建设,促使来农场参观考察、学习、旅游的人数明显增加,人数由2020年的900余人次,提高到2023年的1.4万余人次,更多职工通过种植酿酒葡萄实现增收致富,酒庄的“酒桶子”填满了,职工群众的“钱袋子”也装满了。
作者:金谌杰 马娴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道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