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记者 赵爱玲
在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当天举行的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坦言,今年外贸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谈及今后稳外贸政策部署,王文涛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保障,推动便利商务人员签证申领,支持企业开展贸易促进和供采对接。此外,还将与有意愿的全球贸易伙伴深化产供链合作,构建打造包容、有韧性、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构建适应跨境电商发展的供应链和生态圈。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中国今年的外贸形势?如何推动外贸质升量稳?
今年的外贸形势仍十分严峻
2023年,我国外贸承压,进出口总值为4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2%,其中,出口达23.77万亿元,增长0.6%,进口为17.99万亿元,下降0.3%。
今年我国整体外贸形势怎样?王文涛表示,今年的外贸形势仍十分严峻。一方面,多个国际组织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仍将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外需下滑压力仍很大;另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实施了约3000项贸易限制措施,远高于2019年的1100项。WTO预测,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速在3.3%,远低于往年历史平均值4.9%,地缘冲突、全球“超级大选年”等外溢因素,也会带来很多不确定性。
普华永道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张礼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货贸出口形势依然严峻。过去一年,尽管我国在“新三样”出口、区域经济合作和跨境电商贸易等方面取得不少成绩,但受多种因素影响,货物出口出现负增长(其中,以美元计,货物出口下降4.6%。)。在欧盟方面,去年下半年以来,先后启动或正在启动对我国出口至欧盟的电动汽车、太阳能光伏设备和锂电池进行反补贴或反倾销调查。这些调查一旦成立,我国这些产品在进入欧洲市场时将被加征关税。
王文涛在记者会上还回应了外贸领域的相关问题,他表示,总体来看,外贸发展依托的产业基础、要素禀赋、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出口商品正在向价值链上游攀升,而且我国积极主动开放,进口市场的机遇也在扩大,进出口都有很大潜力,外贸展现了较强的韧性。“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我们是有信心、有底气的。”他说。
积极应对严峻形势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实现外贸质升量稳。在外贸方面,有关部门将加强进出口信贷和出口信保支持,优化跨境结算、汇率风险管理等服务,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同时,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优化海外仓布局,支持加工贸易提档升级,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增长点。
针对外贸面临的困难和不确定性,王文涛称,将在政策上靠前发力,主要从三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一是在金融服务方面,将进一步加强对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保障,打出提前量;二是在贸易促进方面,将继续办好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数贸会等,发布贸易促进信息和国别贸易指南,同时,鼓励企业多参加境内外的各类展会;三是在人员往来方面,近期,中外航班往来在进一步恢复,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持续推进,推动便利商务人员签证申领,支持企业开展贸易促进和供采对接。
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是当前国际高标准自贸协定在做出相关领域开放安排方面采取的一种主要模式,是我国继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后又一重大制度型开放举措,有助于大大提升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流动等的开放程度和便利化水平。
2021年7月,我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第一单——《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发布,实现了我国服务贸易管理模式的重大变革。
负面清单是当前高标准自贸协定在跨境服务贸易领域作出开放安排的主要模式之一。从2021年7月中国在跨境服务贸易领域推出第一张负面清单,到现在要求“全面实施”,中国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明显提速。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此前表示,随着技术进步,服务贸易特别是跨境服务发展潜力将得到进一步激发,也将成为未来全球贸易的关键驱动因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从试水到全面实施,将有力提升中国服务业总体开放水平,也将使更多境外高水平服务提供者进入中国市场,获得发展机遇。
2023年11月,商务部表示,将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加快出台实施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形成跨境服务贸易梯度开放的制度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会长王理宗建议,商务部等部门研究加快出台实施全国版和自贸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以负面清单方式在跨境服务贸易领域作出开放承诺,清单之外的领域不做额外限制,更大程度引入境外投资,鼓励扩大服务出口。此外,自然人跨境流动的便利化水平要进一步提升。王理宗建议,公安部等部门在专业人才领域要进一步放宽粤港澳自然人跨境流动限制。
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增长点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增长点。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工作时,首次提出“拓展中间品贸易”,且排在其他几项工作之前。
今年的地方两会,有的省份就做好中间品贸易进行了部署安排。比如,山东提出将研究出台拓展中间品贸易政策措施,从生产制造、出口参展、出口信保、信贷融资、用能用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为中间品出口营造良好环境;浙江明确,全方位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优化境外经贸合作布局,扩大中间品贸易,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性;广东将拓展中间品贸易的着力点放在稳住欧美日韩等市场,同时加大力度开拓东盟、中东、非洲、俄罗斯等新兴市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间品贸易是我国外贸的主体,占整个外贸进出口规模的比重在70%左右。但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下,产业链、供应链出现重构,也导致中间品贸易出现了收缩。如何稳定中间品贸易,并且以中间品贸易为抓手,进一步扩大中间品贸易,是稳外贸、促发展的重要抓手。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分工深入发展,中间品作为链接产业上下游的纽带,日益成为全球贸易的主体。我国中间品贸易不断拓展,反映了我国制造业正在转型升级,也体现了我国制造业水平的提升。但与贸易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间品贸易还有提升空间。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深挖中间品贸易潜力、扩大其贸易规模,是我国稳外贸的重要抓手,也是走向贸易强国的必由之路。
绿色贸易则是推动外贸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从生产到管理再到出口,都符合环保标准,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高绿色贸易产品的比重,是中国出口产品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体现。“比如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等‘新三样’产品的出口表现亮眼,就符合绿色贸易的范畴,也成为我国外贸一个新的增长点。”桑百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