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伏后,天气由热转凉,很多人容易出现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秋乏”。如何缓解“秋乏”?
“秋乏”的来由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大量出汗,即使没有大病,身体也会有几分虚弱。由夏转秋后,机体在夏季时损耗的阴津未恢复。阴津阳气皆不足,故而人们常感疲乏、倦怠、四肢无力,这便是“秋乏”的来由。
如何缓解“秋乏”?
适当调整生活方式
“秋乏“是一种自然现象。适当调整生活方式,顺四时养生,“秋乏”可自然缓解。规律起居,保证睡眠。适当午睡可帮助恢复精力,消除困倦。午睡时间可选择饭后半小时左右,休息20至30分钟为宜。
适度有氧运动
除了保证睡眠,多到户外走走,适度有氧运动也可消除“秋乏”。
跑步、打拳、跳绳、登山等运动可以促进人体的神经、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健康,起到解“秋乏”的效果。
老年人可做操、快走,缓中加力,锻炼骨骼肌的同时还能改善心肺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太早晨练,因为出伏后的初秋时节,温差逐渐加大。有些人四五点钟就外出晨练,此时人容易受寒冷的刺激,让早晨本已较高的血压上升更快,从而增加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
适当进补 增进营养
0
1
秋季进补宜选用滋阴之品,如百合、芝麻、秋梨、银耳、莲藕、杏仁等食物。
02
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瘦肉、鱼、乳制品等。
03
宜多吃碱性食物,如苹果、海带、新鲜蔬菜、香菇、豆类等,中和体内的酸性物质,消除疲惫。
04
勿过食辛辣和过量饮酒,以防生内热而伤阴。
疏导不良情绪
秋季日照时间变短,人体分泌褪黑素增多,抑制了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使人感到情绪低落。因此,秋季应多晒太阳,主动疏导不良情绪。
来源:人民网、河北卫生健康
编辑:韩迪
涉及版权问题请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