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AI成求职“通关密码”,500万人才缺口如何填补?
创始人
2024-05-23 21:07:32
0

原标题:掌握AI成求职“通关密码”,500万人才缺口如何填补?

最近,想趁“金三银四”招聘季换个工作环境的陈昱遇到了一点烦心事——投的每一家企业最终面试都会询问他会不会Python、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作为十几年前EE(Electronic Engineering,电子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这并不是他所擅长的。

“虽然也自学过一点儿这些技术,但是和对方要求的还有不少差距。”陈昱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陈昱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最近也迎来了新动作——揭牌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

随着AGI(人工通用智能)的发展,不管是企业端还是高校机构,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重视度都在增加。

麦肯锡此前一份关于人工智能的报告显示,预计2030年中国对AI专业人员的需求将增至2022年的6倍。另据猎聘今年初发布的报告(下称“报告”),2023年1~10月,要求掌握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职位同比增长179.19%。此类岗位需求的增加,无疑正在为企业带来新一轮的组织变革。

企业青睐AIGC人才

陈昱所遇到的情况并非个例,多份报告显示,企业更愿意为掌握AIGC技能的人才买单。

根据上述猎聘的报告, 2023年1~10月,在简历中注明自己会用AIGC技能的求职者占比0.04%。他们被企业开聊的次数明显高于未注明有该技能的求职者,前者为7.95次,后者为4.76次,这表明企业对前者更有兴趣。在同等条件下,57.04%的企业更会优先考虑会用AIGC工具的人。

在简历注明有AIGC技能的求职者职能分布TOP20中,其各职能人均被企业开聊次数多于未注明的同类职能求职者,表明企业对于前者的兴趣更浓。

对比要求掌握AIGC技能的岗位分布最多的职能TOP20与无此要求的职能后发现,前者的招聘平均年薪普遍高于后者。其中薪资差距最大的是机器视觉,要求AIGC技能的机器视觉招聘平均年薪为48.45万,无此要求的是29.83万元,前者比后者高62.44%。

出门问问创始人兼CEO、前Google总部科学家李志飞认为,AIGC是大模型时代的产物,掌握AIGC工具的技能对于增效很有价值,尤其是对于企业员工的工作。生成式AI这一波浪潮目前所催生的最大的落地应用形态是Copilot(副驾驶或智能助手),本质上就是AI帮助生成内容,包括文字报告、程序代码、图片视频和音频等。

而从全球范围来看,科技界的大量资本和人才将被用于将人工智能应用落地。各国之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而且大部分竞争将围绕人工智能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投入:人才。

美国保尔森基金会 (Paulson Institute) 下属的麦克罗波洛智库(MacroPolo) 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人才追踪调查报告2.0》显示,在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方面,美国仍然以压倒性的优势吸引着最多的人才,但中国正在迎头赶上。

该调查报告表示,美国仍然是顶级人工智能人才的首选工作目的地。在美国机构中,美国和中国的研究人员(基于本科学位划分)占顶级人工智能人才的75%,高于2019年的58%。中国在过去几年内扩大了人工智能人才库,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工智能产业需求。同时,中国和印度的发展趋势反映了过去几年更广泛的模式:顶尖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总体上呈现出较低的流动性。2022年,仅有42%的顶尖人工智能研究人员赴海外工作,相较于2019年下降了13个百分点。这一变化表明,越来越多的顶尖人才选择留在了自己的国家。

顶尖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前20%)目前工作的机构总部所在国家 数据来源:《全球人工智能人才追踪调查报告2.0》

人才缺口达500万

“国内人工智能领域人才总缺口达500万。上海市2025年需求40万,而本地高校相关专业在校生规模为4万。”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给出这组数据。

围绕人工智能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也在探索新的培养模式。

4月20日,作为携手上海市以及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国家级平台共同筹建的特区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在徐汇校区成立。

上海交大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当天在报告中指出,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的浪潮中,上海交大人工智能学院在发展路径上,将创新规模法则(Scaling Law),通过大力汇聚人才、紧密链接人才开展有组织科研,提升“参数量”;通过直面真问题、服务真场景,积极响应学科、行业、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提升“数据量”;通过汇聚八方资源,做好算力支撑,提升“计算量”。

当天,上海交大还与9家重点单位围绕人工智能领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些单位包括华为、科大讯飞、商汤科技、云从科技、云天励飞、壁仞科技、第四范式等。

除了上海交大,中国科学院大学也在2017年就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该院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首个全面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新型学院;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高瓴人工智能学院。

至于人工智能专业,从2018年至今开设院校累计达470所,每年也是高考热门专业。此前公布的《2022高考搜索大数据》显示,人工智能连续3年蝉联高考专业报考热搜榜第一。特别是在教育部推进新工科建设以来, 2021年就共有130所本科院校新增人工智能专业。

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告诉第一财经,随着后工业化时代和数智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大数据、大规模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涌现,适应数智时代的复合型新人才供不应求,教育体系的专业设置与新时代产业转型、人才市场的动态适应,是当前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甚至基础教育的必然趋势。

那么高校培养人工智能人才的关键在哪?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在郑庆华在今年初的《学习时报》撰文指出, 人工智能的出现正在打破学科间的高墙。在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大学不能再被排名等“指挥棒”牵着鼻子走,而应勇闯科技前沿“无人区”和制度改革“深水区”,主动探索交叉融合的“人工智能+”学科建设新模式。

在他看来,近年来,许多高校相继获批开设人工智能专业,成立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博士点、人工智能学院和研究院等。建设人工智能学科,不能按照传统思路“新瓶装旧酒”,如果说“新工科”“新理科”的建设是在原有学科的基础上与人工智能技术碰撞出创新火花,那么人工智能相关新兴学科的建设则更聚焦于人工智能技术自身理论、方法、工具和系统的发展。人工智能学科要培养的是具有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交叉应用能力的“科班”人才,具有“一通百通”的人工智能思维。建设这类新兴学科,必须立足人工智能的学科特点和人才特征,着重开展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科学难题和核心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培养跨学科、复合型、高层次、创新型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

姚凯也认为,从长远来看,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迫切需要高校积极发力,比如大力推动校企合作,注重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通过校企携手合作来改变高校人才滞后于企业发展的现状,并让企业技术赋能高校研究,助力产学研融合落到实处。

(应受访者要求,陈昱为化名)

相关内容

原创 ...
[熊猫] 美国就没做过对中国有好的事情,今年4月份前脚刚下令禁止对...
2025-08-05 17:01:06
原创 ...
弗拉基米尔·普京于1952年10月7日出生在苏联的列宁格勒市,这座...
2025-08-05 16:22:18
大摩邢自强:香港是中美资本...
格隆汇8月5日|随着《稳定币条例》推出,香港成为中国稳定币发展的战...
2025-08-05 12:23:54
“如果有机会,我还要再来长...
8月3日晚,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迎来了一群特殊的“追光少年”——参...
2025-08-05 10:00:27
日媒:日本为何难吸引国际人...
《日本经济新闻》8月1日文章,原题:日本亟需加强“全球人力资源”建...
2025-08-05 08:21:53
国寿拟清仓、澳洲联邦银行转...
出品 | 子弹财经 邢莉 近日,城商行“优等生”——杭州银行率先...
2025-08-04 22:02:08

热门资讯

存款利息怎么算?湖南农商行存款... 导读湖南农商行存款利息怎么算?湖南农商行作为湖南最大的股份制银行,它是一家地方性、集约化、国际化、股...
原创 如... 肺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空气中的很多灰尘和垃圾都会随空气进入肺部,所以肺部的清洁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
处暑节气如何做好养生?这些秘笈... 原标题:处暑节气如何做好养生?这些秘笈请收好 处暑的天气多变,可能给我们的身体...
原创 婴...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奶粉作为重要的营养来源,其选择至关重要。那么,什么样的婴儿奶粉比较好呢?奶粉的营...
激光术后护理指南:如何科学恢复... 二氧化碳激光是一种常用于去除瘢痕、色素沉着、皱纹和其他皮肤问题的治疗方法。它通过发射高能量的二氧化碳...
金三角李国辉,率领三千残部打败... 原标题:金三角李国辉,率领三千残部打败泰国政府军,到台湾后结局如何? 解放战争...
新农保一年缴费180元60岁后... 导读新农保一年缴费180元,60岁后能拿多少钱呢?我们这一个月是208块。农村大多是买这种农保吧,刚...
孕妈检测出胎儿没有“胎心”究竟... 原标题:孕妈检测出胎儿没有“胎心”究竟为何?多半是这4种原因,预防下 昨天小樱...
立春节气如何养生? 原标题:立春节气如何养生? 今天是2024年2月24日,阴历腊月二十五,今日立...
郑州银行大额存单利率:1、活期... 导读2022郑州银行大额存单利率一、存款利率:1、活期存款:0.3%2、整存整取:三个月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