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什么年轻人讨厌接电话”这一话题引发热议。有文章称,“来电恐惧症”在Z世代群体中逐渐蔓延,扩散。
一项针对英国上班族的调查发现,70% 的千禧一代在电话响起时会感到焦虑。而在美国针对22 至 37 岁人群的研究发现,对接电话焦虑的人高达81%。
不少网友表示,“看她们说不喜欢接电话的时候,我深有同感”“电话更是营造紧张氛围,不由得心惊发生什么了”……即时通讯的发展,为何也让人们对于接电话一事也感到不安呢?与形式轻松多元的社交媒体相比,“有重要的事才打电话”成为一种共识。
为什么年轻人每天在手机上花那么多时间,却讨厌语音电话?
00后一代,几乎从未见过没有网络的世界。与人通信,线上聊天是孩子们从小习惯的一种生活方式。
职场上的我们都被教育,与客户沟通用文字,而不是语音,它让表达更加直观、条理,营造了良好的沟通条件。
对于电话而言,它比语音还具有侵入性,并且沟通内容松散,难以预测,说错的话还没法删除重来。所以在铃声响起的时候,很多人会对它有不安的感觉。
有网友表示,“我其实也很不爱接电话,但我一般是不爱接工作电话,快递外卖这些我还是没问题的。不爱接工作电话的原因,我记得之前看过一个节目,就是接电话等于我要立刻马上给他一个回答。但有很多事情不是一下子我就能回答的啊,我也得思考怎么回答更稳妥或者我也要去问其他人才能答复!所以我就很排斥接电话,而且通常来讲,大部分电话都不是什么着急的事情,而是个人沟通习惯”。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临床心理学研究主任艾莉森·帕帕达基斯教授表示,现在我们的自我表达大部分都在网上进行,因此,人们习惯于提供给他人精心编辑过的版本,就像P图那样。
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意识到,自己对来电处于失控的感觉。
一个电子产品零售网站BankMyCell曾做过一个调查,想探究为什么当代的年轻人每天在智能手机上花那么多时间,却讨厌语音电话。
他们对超过1200名年龄在22-37岁的美国人进行了调查,反馈最强烈的声音是“打电话太费时间”。他们并不喜欢通话过程中的繁文缛节和寒暄客套,他们更喜欢通过文字或者表情的方式快速回复,避免各种麻烦。
除此之外,调查显示这些年轻人最不喜欢接到的电话来自好友和家人,反而不是生意伙伴和领导同事。
最让人感到惊讶的是,有高达81%的受访者承认,他们经常对打电话感到焦虑。几乎五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可能有“电话恐惧症”,必须要在通话之前做好准备。
调查把这些年轻人称为“沉默的一代”。
与形式轻松多元的社交媒体相比
打电话更像是严肃完整的表达
反射弧长,不擅长给出即时回应,这多是社恐患者不爱打电话的原因。打电话的确会给人带来压力,因为需要你此时此地全神贯注地投入。
铃声一响,顶多几秒钟准备后你要接起电话,整个通话过程思考、回避和对自己的语言进行润色的空间也都十分有限。对缺乏交谈能力的人来说,打电话就像是在打一场不能撤退的仗,要随时保持战斗状态。但文字沟通却能让人有充足的空间缓冲,随时隐藏,进退自如。
不爱打电话并不局限在社恐群体上,而是一个更广泛的时代症候。
来自美国一个研究小组的数据表明,在2011年,人均每天平均会接到12个或以上的电话;而在15年,另一个针对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小组数据指出,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了低于6个,并且还在下降中。
人们交流的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即时通讯等更便捷的方式逐渐代替了打电话。相较从前,人们的表达变得更碎片化和符号化了。
而与形式轻松多元的社交媒体相比,打电话更像是严肃完整的表达。也正因为如此,打电话的壁垒正在变得越来越高,“有重要的事才打电话”成为一种共识。
过度社交之后,内心总渴望留一点时间给自己。不打电话,更源于我们的脆弱,不希望打扰别人,同样也不希望被打扰。
更有网友表示,“别说接电话,短信、微信消息我也讨厌收到,一有消息代表有事,事情没完没了,电话更是营造紧张氛围,不由得心惊发生什么了。由于现代通信的发达,下班了跟没下班没区别,我们被通讯工具绑架了,没有自由没有生活空间,无法安静地做一件事情。专注是不可能的。”
整合:董淑云
综合beebee公园公众号、视野杂志及社交平台等
制图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