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西安和洛阳都是十三朝古都,可为什么十三朝古都的西安最后成为了陕西省的省会城市,而同样是十三朝古都的洛阳最后却落选了呢?其原因还是要追根溯源,从历史因素上去找。
历朝历代帝王要选登基位置与帝都都是朝中大臣根据国情民情来立!拿帝都位置来说吧!国家内乱帝王肯定要坐镇于中原,以安民心。国泰民安,既无内忧必有外患,帝王必然立于靠近边界的位置。古时候没有电话都是靠喊靠书信骑兵传报,试问国家内乱或有外患或想开疆拓土,帝都必然是国有内乱必坐镇中原,要开疆拓土自然立于边疆!
西安,其实就是我们在古装剧中所熟知的长安,“长安自古帝王都”,可谓是霸气侧漏呀!现在,西安作为我国陕西省的省会城市,受到了来自全陕西省政府和人民的关注,获得了许多优越的条件,这使得它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不仅如此,自“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西安就成了丝绸之路的宠儿,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还是新亚欧大陆桥及黄河流域最大城市。
反观郑州,虽然也处于黄河中下游,但是黄河河道在其以北的荥泽口附近从未改道过,也从没有泛滥过,这就使得郑州免去了洪灾之害。这也是为什么清政府在1894年修建卢沟桥至汉口的京汉铁路以及由开封至洛阳的汴洛铁路(后延伸为陇海铁路)时,避开开封,选择郑州的重要原因。当时的郑州叫郑县,弹丸之地,但是自从这两条铁路交汇于郑县之后,它的地理位置一下子被提升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后被清政府改为直隶州,这为郑州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洛阳的冷落源于明清的白话文小说文化的兴.起导致民间文化的巨变又反作用于宫廷文化,从而左右了统治者的思想和决定,有一种文化叫谐音寓意,比如:把一个《福》字颠倒过来,叫:“福到了"。洛阳,在近代统治者听来:就是“洛阳",洛阳也是唯一没遭日军洗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