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龙产品、营销双“翻车”,“辣条一哥”为何“失守”?
创始人
2024-12-08 23:42:16
0

近日,卫龙(09985.HK)再次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起因是有网友在网络上发布视频,称自己购买了卫龙旗下魔芋爽麻辣素毛肚,称重后发现产品实际重量低于包装上标注的净含量。随着事件发酵,不少网友质疑卫龙“缺斤少两”,相关话题也登上微博热搜。

今年4月,卫龙魔芋爽就曾因电梯广告过于“洗脑”与“扰民”,遭到吐槽。此前,卫龙还曾因“辣条涨价”、“低俗广告”等话题,引发争议。

多次卷入舆论风波的卫龙,经营现状也不理想。根据企业2023年年报,卫龙在2023年实现总收入48.72亿元,同比增长5.2%,营收增速有所放缓;同时调味面制品(辣条)收入出现负增长。

第一部分:

产品不足称、广告被指低俗

卫龙数次陷入舆论风波

5月20日,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视频称,两包标称15克的卫龙魔芋爽,实际重量分别为12.6克和8.9克,均未达到15克。

5月21日,该消费者发布一条与卫龙客服电话沟通的视频。在视频中,客服人员询问“您不是普通消费者吧”。随即再度引发争议,不少网友认为卫龙应该积极处理消费者的问题,而不是首先质疑消费者的投诉目的。

5月23日上午,卫龙官方发布《致消费者》致歉,称已经联系相关消费者妥善解决,同时在内部立即展开了产品生产、品质检测等自查工作。

当天下午,卫龙再发《致消费者书》称,针对产品净含量不足,公司已配合漯河市市场监管局进行产品净含量抽检,报告生成后将进行公示。针对客服与消费者初步沟通过程中的不当言论,公司已在内部展开工作检讨。

截至目前,该事件并未迎来最新进展,卫龙官方也没有详细说明出现不足秤的具体原因。

今年4月,卫龙的这款魔芋爽产品还因电梯广告引发网友吐槽。据了解,这支广告为了强调产品热量低,在15秒内连续说了22个“低”。网友表示,在密闭的电梯环境中,这支“洗脑”广告让人感到不适。

截图自小红书

4月18日,卫龙对争议广告作出回应,称全国正在陆续调整音量,部分地区已经将分贝调整至10,并于4月22日在全国完成整改。

除了魔芋爽的“缺斤少两”、广告争议外,近年来,围绕卫龙辣条的风波也不少。比如2023年,关于卫龙辣条涨价就曾引发网友热议,网友调侃为“辣条比肉还贵”。在营销层面,2022年卫龙辣条因在外包装上印有“约吗”等广告语,被指涉嫌低俗营销,引发网友讨论。随后卫龙方面回应,称深表歉意,并将停止生产相关产品包装,同时进行版面文案及设计的优化。

不管是在产品层面还是营销层面,卫龙近年来已数次陷入舆论风波,而这些是否会影响卫龙的品牌形象,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这是卫龙需要直面的问题。

第二部分:

重点布局魔芋爽,但行业竞争激烈

从卫龙营收构成来看,重点布局魔芋爽,背后也有着辣条“失守”的无奈。

目前,卫龙的主营产品分为三类,分别为调味面制品、蔬菜制品、豆制品及其他,其中调味面制品即最为消费者所熟知的辣条。

根据财报数据,2023年全年,公司调味面制品(即辣条)收入25.49亿元,同比下降6.25%;销量12.44万吨,比上一年少卖了2.62万吨,同比下降17.4%。

辣条业务下滑的同时,撑起卫龙业绩的是蔬菜制品。根据卫龙2023年财报,蔬菜制品的收入同比上涨25.1%,达到了21.19亿元,占营收的比重也上涨至43.5%,这其中主要就包括魔芋爽、风吃海带等。

截图自卫龙2023年财报

公开资料显示,卫龙于2014年开始上市魔芋爽,经过十年发展,到2022年累计销售额超29亿元,成为卫龙第二个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大单品。

卫龙在年报中也提及:蔬菜制品营收增长是由于公司挖掘消费者对魔芋产品的需求,不断迭代升级,并在2023年度持续扩大此类产品的产能。

因此,眼下辣条“卖不动”了,豆制品业绩发展缓慢,卫龙将更多业务重心转向了魔芋爽这类蔬菜制品上。

不过,尽管卫龙打造了魔芋爽这一爆款,但行业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也十分严重。眼下卫龙魔芋爽在产品与营销上又引发诸多争议,这给业务发展带来了较多不确定性。

据了解,目前盐津铺子(002847.SZ)、三只松鼠(300783.SZ)、来伊份(603777.SH)、良品铺子(603719.SH)、百草味等众多零食品牌都陆续推出了自己的魔芋产品,同时不少企业都通过魔芋产品找到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比如,财报显示,2023年盐津铺子休闲魔芋制品收入4.76亿元,较上年增长84.95%,对公司营收的贡献为11.57%。2023年以来,三只松鼠也依靠魔芋爽出现在抖音食品饮料日销榜前50中。

在辣条业务业绩乏力的情况下,以魔芋爽为代表的蔬菜制品成为了卫龙新的业务增长点,但行业竞争激烈,卫龙远不能高枕无忧。

第三部分:

辣条业务为何“失守”?

前文提到,2023年卫龙辣条收入同比下滑。但其实,卫龙辣条销量下跌的危机从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

根据企业财报,2022年卫龙调味面制品销量下跌22.23%,比上年少卖了4.3万吨。

此外,受辣条“卖不动”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也不乐观,2023年降至48.3%。也就是说,在卫龙辣条产品生产线中,有超过一半的生产线并未运转。

为什么消费者开始不买卫龙的辣条产品了?

一方面,从价格角度,近年来卫龙辣条价格持续上涨。财报显示,从2021年开始,辣条的销售单价逐年攀升,从15.1元/kg持续上涨至2023年的20.5元/kg,这影响了部分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

另一方面,从产品角度,不少网友表示卫龙辣条太甜,并不符合自己的口味。此外,太油、不健康也是网友们吐槽的关键,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表示自己更加重视饮食健康。

截图自微博

不过,本质上来说,这也是由于辣条行业门槛低,市场竞争激烈所致。毕竟原料、工艺、渠道、服务只是头部零食品牌的标配,而非护城河。像麻辣王子、百草味、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零食巨头,都在不断抢占辣条市场。

总的来说,如今卫龙面临着辣条业绩下滑、品牌形象受损等诸多问题,加之激烈的市场竞争,都让企业面临不小的压力。

二级市场上,卫龙于2022年12月成功在港股上市,市值最高时接近300亿港元。然而,自2023年以来,企业股价整体下行,目前总市值约为150亿港元。

红星新闻记者 刘谧

编辑 邓凌瑶

相关内容

原创 ...
斑马消费 陈碧婷 王中军、王中磊兄弟,正在一步步失去他们的华谊兄弟...
2025-11-11 08:02:03
谷神星一号(遥十九)运载火...
新京报讯 11月10日,星河动力航天在其官微发布关于谷神星一号(遥...
2025-11-10 20:01:03
市场证明:新手必读-企业为...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成立于2010年,是中国领先的集市场地位认证&证明...
2025-11-10 17:01:38
原创 ...
日前,鸿蒙智行公布了尚界H5的销量数据,信息显示,尚界H5上市43...
2025-11-10 11:02:11
“请不要贴条”,女子想上厕...
近日,辽宁。女子想上厕所把车停公共卫生间附近,怕被交警贴条就把狗狗...
2025-11-10 03:01:18
记者探访进博会“特殊展区”...
坚持普惠包容是本届进博会企业展最突出的亮点之一。为落实中国对建交的...
2025-11-09 17:21:03

热门资讯

孕妈检测出胎儿没有“胎心”究竟... 原标题:孕妈检测出胎儿没有“胎心”究竟为何?多半是这4种原因,预防下 昨天小樱...
耳聋耳背知识分享-----耳朵... 耳朵听力下降恢复方法首先要找出听力下降的病因,其次针对病因进行对症治疗。 耳朵听力下降,如何恢复听...
激光术后护理指南:如何科学恢复... 二氧化碳激光是一种常用于去除瘢痕、色素沉着、皱纹和其他皮肤问题的治疗方法。它通过发射高能量的二氧化碳...
原创 如... 肺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空气中的很多灰尘和垃圾都会随空气进入肺部,所以肺部的清洁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
存款利息怎么算?湖南农商行存款... 导读湖南农商行存款利息怎么算?湖南农商行作为湖南最大的股份制银行,它是一家地方性、集约化、国际化、股...
如何有效应对低血压问题,提升生... 血压低,这个问题在生活中并不罕见。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血压低就像是个小毛病,不用太在意。但实际上,低血...
处暑节气如何做好养生?这些秘笈... 原标题:处暑节气如何做好养生?这些秘笈请收好 处暑的天气多变,可能给我们的身体...
原创 婴...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奶粉作为重要的营养来源,其选择至关重要。那么,什么样的婴儿奶粉比较好呢?奶粉的营...
孩子自控力差?家长如何引导培养 孩子自控力差?家长如何引导培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自控力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它关乎孩子的学业表现...
宝宝不吸奶瓶的问题如何解决 原标题:宝宝不吸奶瓶的问题如何解决 宝宝出生后不久,有些妈妈因为要上班而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