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涛:直面ChatGPT,教师如何绝处逢生?
创始人
2024-12-09 17:02:10
0

重磅预告 | 7月16日全球教育大咖齐聚青岛,共绘AI时代教育新未来!

2024年7月16日-17日青岛举办“人工智能与教育发展大会”,主题为“新智能 新学习 新未来——人工智能下的教育大趋势”。届时李政涛教授将出席并发表主题报告。

李政涛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院长

直面ChatGPT,教师如何绝处逢生?

文|李政涛

01

如何定位ChatGPT的性质?

如何定位ChatGPT的性质?ChatGPT就是一个能够与人类对话的“聊天机器人”。在它出现之前,也有其他的“聊天机器人”。但是,过去的“聊天机器人”所承担的角色更多是信息的筛选者和搬运者。ChatGPT的出现,意味着人工智能的角色变了。

首先,它是分析者,具有强大的分析能力;其次,它是生成者,有强大的文本生成能力,不仅能生成摘要、童话故事、教学方案、科研论文,还能生成场景,非常了不得。正因为它是生成者,所以也具备了创造者的角色。

因此有人说,ChatGPT让人工智能有了新的升级换代,从分析式的机器人走向了生成式、创造式的机器人。

02

如何理解ChatGPT的价值?

如何理解ChatGPT的价值?对此,一般人都会想到危机或者威胁,特别是对很多职业带来的危机;ChatGPT成为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新的智能竞技场和智力搏击台。

当然,除了危机之外,一定也有机遇。在我看来,当下把握机遇更加重要。

ChatGPT带给教育五个机遇:

第一,这是一次重构人与机器关系的机遇

首先,ChatGPT的横空出世,带来了一些比较重要的改变。

变化1:人机关系性质的迭代升级

过去,人工智能可能只是被当作工具来看待。如今,以ChatGPT为代表的“聊天机器人”不只是工具,也是人类对话的伙伴。

变化2:人类成为ChatGPT教育对象的同时,机器也需要受教育

未来,ChatGPT有可能成为人类教育的对象。我们是不是可以想象,未来人类通过编程等方式,对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和改变,让其正向助推,而不是阻碍、异化、扭曲人的成长发展。

这可能带来智能时代教育的重大转向,即让机器受教育。其中,首要是对其进行道德教育、伦理教育,让机器不仅成为人类文明的推进者,也成为人类文明的守护者。

变化3:让我们重新理解“人”

什么叫人?何以为人?过去,我们对于人性的认识,是以兽性、神性为参照物,在人与动物、人与神的比较中展开和理解的。

如今在智能时代,机器成为理解人性、洞察生命的新的参照系。在人与机器的不断比较中,我们重新理解“人是什么”,包括机器人是人吗?聊天机器人是人吗?将来会越来越强大的机器人,它究竟是什么?

当机器越来越像人的时候,一个古老但常新的问题再次浮现:人是谁?以及,人为什么活着?是机器像人一样活着,还是人像机器一样活着?这些问题都是新的问题。

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因为有了ChatGPT以后又重新凸显,让我们重新思考。

第二,这是一次推动人类自我进化的机遇

人工智能不断在进化,但人类智能是不是有可能会反向退化?当机器越来越聪明,有可能人却越来越傻,甚至出现脑萎缩。

由于人类智能对人工智能的频繁使用,甚至过度使用,不知不觉间,替代将变成宠溺。我们人类可能成为被机器溺爱的孩童,习惯于被人工智能娇生惯养,沉溺于机器营造的“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中难以自拔。这将造成人类自身智能的废弛和荒漠化;在越来越强势的人工智能面前,人类成为长不大的儿童。不是身体长不大,是智能意义上的长不大。

从这个角度来看,ChatGPT引发的最大危机,不是职业,而是人本身。

而化解危机的唯一出路,是创造性地实现一种转化:把人机对话的过程,变成人类生命自我超越、自我进化的过程。这是唯一的出路,也是根本的出路。

第三,这是一次打破替代思维、走向共生思维的机遇

以往我们理解人工智能,总有一个惯性思路:一旦有新的技术出来,马上就会想到“替代”,比如各种职业会被替代。所以,我们弥漫着浓重的“替代焦虑”。

“替代焦虑”背后,其实是替代思维,根源是二元对立式的思维习惯,即将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人与机器对立起来,触目所及的自然是“竞争”"对抗”和“冲突”,结果把二者变成了“谁替代谁”的“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

这需要我们跳出已有的思维,换一个思路:借助ChatGPT,探索并创造人机之间相互激荡、相互超越的新格局,而不是相互替代。

这带来了新目标,即通过人机之间的“双向奔赴”,实现“双向超越”;也带来了新思维,即从替代思维走向共生思维。关键在于,要让人机关系从“此消彼长”到“共生共长”,从“单向进化”到“双向进化”,从“单向超越”到“双向超越,形成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你追我赶”的共生格局。

第四,这是一次理解人师存在价值的机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是谁”这个问题有了新的答案。因为不仅有人师,还有“机师”。事实上,“机师”早就已经出现了。

尽管教师不可能被ChatGPT这样的“机师”所替代,但人师的部分角色、职能或作用,如设计课程、知识搜索、课堂模拟、语言翻译,作业测评等,将被“机师”所代替。

接下来,人师要干什么?就是要做只有人师才能做的事情,发挥人师才有的职能,包括培养学生的理想与信念、价值与意义、思维与情感、意志与勇气、奋斗与进取、反思与自省、创造与创新。

以理想信念为例,只有人才有理想。现在ChatGPT的创造过程,恰恰是人类理想在技术时代里的产物。机器没有理想,如果有的话,将是人类赋予它的。

第五,这是一次促进教师能力重塑的机遇

虽然大家认定,教师职业本身不会被ChatGPT取代,但并不表明所有教师都会安然无恙。

未来,那些“做体力劳动的脑力劳动者”,是随时可能被淘汰的“高危人群”。所以,这些教师的命运,不是被替代,而是被淘汰。

未来的教师教育、教师发展,就要在怎么避免被机器淘汰的意义上,去做研修,去推动教师成长。

03

直面ChatGPT,教师最需要哪些本领?

那么,在ChatGPT的步步紧逼下,教师最需要哪些本领,才能绝地反击、“绝处逢生”?

第一大本领:善于挖掘和转化人机对话的育人价值

哲学家马丁·布伯曾在《我与你》中提出,世界的本质是关系,而对话是最好的关系体现方式。

而在人机时代,对话会变得更加丰富。当ChatGPT进入课堂,会形成一种非常复杂的对话关系,将会出现“生-机对话”“师-机对话”“师-机-生对话”或者“生-机-生对话”。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对话都有育人价值。如何让人机时代的对话具有教育意义和育人价值呢?

一方面,通过具体挖掘人机对话的育人价值,为学生丰富对技术工具的理性认识,掌握与机器对话的路径和策略,提供唯有在人机对话中才可能获得的学习经历和体验,提升只有在人机对话中才可能生成与发展的思维能力、情感能力与审美能力等,最终学会在人机聊天对话中学习和成长。

另一方面,教师将人机对话的育人设计引入教学设计,来干预、引导课堂上的人机对话过程,实现这一特殊育人价值的创造性转化。

第二大本领:善于选择并且教会只有人师才能赋予学生的教学内容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什么能力最为关键”?有了ChatGPT之后,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和回答这些古老、基本的问题。因为,ChatGPT不仅是个技术平台,也是新的尺度、新的标杆。

比如,以ChatGPT作为新尺度和新标杆来思考,什么知识和能力可以不用教了?

我们得到以下基本准则:

凡是人工智能擅长的知识和能力,可以少教甚至不教,凡是人工智能不擅长或者无能为力的知识和能力,需要多教或重点教。

记忆型、计算解题型、考试训练型的知识与技能不用教了。ChatGPT是考试训练的天敌,最擅长记忆和计算,在它面前,那些牺牲了美好、幸福的童年生活换来的各种知识和技能不堪一击。

因此,未来的教师要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投向那些人工智能无法或不能替代的知识和能力,如价值观、高阶思维,好奇心、想象力与审美力等。

这预示着,当下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以及新课程与新课标的落地实施,同样需要以ChatGPT为新视角和新准绳,重新加以解读、设计、实施和评估。

它也着重提醒我们,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

更加注重价值观的培育,这是人之为人的底线与尊严;

更加注重改变思维与提升思维,包括批判思维、创造思维,以及编程思维、模块思维等智能时代最需要的思维能力;

更加注重情感的学习,机器可以模拟情感的各种表达方式,但无法像人类那样拥有真实的情感世界;

更加注重意志品质的培养,机器永远不会疲惫,从来不会真实地感受到挫折沮丧和绝望,然而,这反而是人生的常态,为此特别需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气......

第三大本领:善于与作为“机师”的ChatGPT协同育人

今天,人师与“机师”共同进课堂、同上一节课,已经成为现实。人类课堂自此变成了“人师+学生+机师”的三位一体式课堂。

由此,对教师的能力提出新要求:要有和ChatGPT协同育人的能力,即“人机协同育人力”。

这种协同,不再只是人与工具的协同,而是两类智能的协同,是两类主体或两类人的协同:人与机器人的协同。这种协同的交互性、生成性及其复杂性亘古未有,对于教师的挑战也前所未有。

育人的最高境界是在协同中融合。在实质上的协同育人共同体里,人师如何主动展现并发挥独特、不可替代的育人能力,同时牵引或带动“机师”协同育人的能力,都是未来教师必不可少的新本领。

而不管什么本领,都意味着人师亟需在和 ChatGPT的对话中,同步完成自我智能、自我生命的进化升级。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绝处逢生”,才可能稳如泰山。

本文根据作者在“ChatGPT与未来教育”沙龙上的主题发言整理。

来源:一读EDU

相关内容

14岁少女校外被殴打,违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雅菲 视频截图 8月4日,江油公安通报...
2025-08-04 16:21:47
暑期研学,如何避开“打卡旅...
“暑假送孩子去研学旅行,孩子回来就说‘好玩’,但问他学到了什么,他...
2025-08-04 04:03:10
剪辑学了可以当副业吗女生?...
最近好几个姐妹私信我:"剪辑学了可以当副业吗女生?" 我直接拍大腿...
2025-08-02 18:01:07
“假如从上帝视角看待人类....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人类 会发现人类真的好可爱 上班看到这样有趣的解...
2025-07-31 17:01:26
Java培训教育:零基础小...
最近总有人问我:"现在转行IT还来得及吗?学Java到底有没有前途...
2025-07-30 20:03:39
这场全球AI盛宴,汽车为何...
作者 / 涂彦平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柴文静 AI之光正在...
2025-07-30 10:20:26

热门资讯

存款利息怎么算?湖南农商行存款... 导读湖南农商行存款利息怎么算?湖南农商行作为湖南最大的股份制银行,它是一家地方性、集约化、国际化、股...
原创 如... 肺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空气中的很多灰尘和垃圾都会随空气进入肺部,所以肺部的清洁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
处暑节气如何做好养生?这些秘笈... 原标题:处暑节气如何做好养生?这些秘笈请收好 处暑的天气多变,可能给我们的身体...
原创 婴...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奶粉作为重要的营养来源,其选择至关重要。那么,什么样的婴儿奶粉比较好呢?奶粉的营...
激光术后护理指南:如何科学恢复... 二氧化碳激光是一种常用于去除瘢痕、色素沉着、皱纹和其他皮肤问题的治疗方法。它通过发射高能量的二氧化碳...
金三角李国辉,率领三千残部打败... 原标题:金三角李国辉,率领三千残部打败泰国政府军,到台湾后结局如何? 解放战争...
新农保一年缴费180元60岁后... 导读新农保一年缴费180元,60岁后能拿多少钱呢?我们这一个月是208块。农村大多是买这种农保吧,刚...
孕妈检测出胎儿没有“胎心”究竟... 原标题:孕妈检测出胎儿没有“胎心”究竟为何?多半是这4种原因,预防下 昨天小樱...
立春节气如何养生? 原标题:立春节气如何养生? 今天是2024年2月24日,阴历腊月二十五,今日立...
郑州银行大额存单利率:1、活期... 导读2022郑州银行大额存单利率一、存款利率:1、活期存款:0.3%2、整存整取:三个月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