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犯错,高情商父母从不“讲大道理”,而是做这3件事。
父母都希望自己家的娃是来报恩的天使宝宝,只进步、不犯错,只听话、不叛逆。但很多父母不曾想过:如果世上存在天生完美的孩子,他选谁当父母都会成长发展得很好,为什么非要选择你作为自己的监护人和“第一任老师”呢?
即使有的孩子表面看起来乖巧听话,让父母倍感欣慰,但他很有可能在内心压抑了无数情绪。所以,孩子犯错不可怕,其实是给了父母一个提高应对能力、展现自身情商的机会。
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怎样冷静以对、见招拆招呢?其实很简单,共分三步:
第一步,了解犯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儿童发展心理学认为,孩子犯错是心理需要,也是一种心理免疫。
小的时候,孩子的心灵就像一卷空白的录像带,需要对所有情绪进行一次预演。这种预演要通过试错来完成并留下印痕,成为成长过程中可以利用的资源。
这跟人体通过生小病增加免疫力是一个原理。比如,孩子在2~5岁时要适度表达愤怒、对抗、残忍、嫉妒、仇恨等负面情绪,从中获取管理这些情绪的经验。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要形成有效情绪免疫就得付出更大的代价。
第二步,孩子犯了错,父母先端正自己的态度。父母对于孩子犯错的态度会影响孩子一生。不相信的话,可以闭上眼睛想一想,小时候犯错之后,你从父母和老师那里得到了什么样的反馈?
“这么简单的题还能错,你怎么这么笨?”
“我真后悔生了你!”
“你要是不改正错误,长大后肯定没出息!”
当时的你感觉如何?是不是感觉自己要完蛋了,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理解你,自己最亲、最仰慕的人也要伤害你……如果这些话让你时至今日依旧印象深刻,你还舍得让孩子也遭受同样的伤害吗?
一时犯了错,便被否定、被污辱,有的孩子就会选择逃避或掩盖,因为他们认为犯错很伤自尊,因此变得消沉和沮丧。而犯错后只想逃避的孩子会害怕承担责任,性格也会更加懦弱。更可怕的是,孩子一开始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后来就会养成习惯,学会说谎、推责甚至栽赃。
如果孩子犯了错,父母能耐心了解事情经过,诚心接纳孩子的错误,并安抚孩子的情绪,孩子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心理压力,成长也一定会轻松许多。只有和孩子建立起情感纽带,孩子犯错后才会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批评和教导。
第三步,帮孩子把犯错变成最佳的学习机会。如果父母留意过孩子上课的情况,就会发现那些积极举手发言的孩子,即使答得不正确,老师也会很喜欢他们。举手发言代表他们在听讲、在思考、在互动,即使说错了,老师也能知道问题在哪儿,通过一个人的错误示范,为其他同学提供了一次纠错的机会。
犯错并不可怕,任何人都会犯错。但有安全感的孩子会勇敢地说:“我错了,对不起。”缺少安全感的孩子可能会找各种借口来掩饰错误。所以父母要让孩子知道,错可以犯,但要尽可能弥补并真诚道歉;要让孩子知道,如何对待错误比是否犯了错误更重要。
有人说父母这个职业门槛很低,不需要资格证书仅凭本能就能成为父母。这句话看似有道理,却带着偏见,因为当父母虽然门槛低,却是一种“松进严出”的终身制工作。当父母需要一辈子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跟得上孩子不停变化的心理需要。
孩子犯错,父母需要保持冷静与友善,当孩子情绪与情商的榜样。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积极帮助孩子学习如何用更恰当的方式处理问题,这才是高情商父母行之有效的养育方法。
#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