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中的宠爱问题,一直在不断地挑战我们的认知底线。
孩子背书包的重量本应自己承担,但长辈们却常常不由分说地接过孩子的书包,背在自己身上。孩子没有主动索要不健康零食,长辈们却主动询问:“要不要辣条?要不要薯片?”孩子已经明确表示因为换牙需要少吃糖,长辈们却说:“吃吧,吃吧,我不会告诉你爸妈。”孩子已经到了上小学的年龄,长辈们却还在喂饭……
对于许多年轻父母来说,长辈在生活上的宠爱或许可以容忍。但如果长辈的宠爱延伸到了学习上,年轻父母们往往就难以忍受了。
昨天,我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一位母亲的无奈倾诉:
“遇到这样的婆婆,我真的无话可说。她总是在孩子的作业本上涂涂改改,甚至替孩子完成语文或数学作业。我多次劝说无效,她依然我行我素。看着那熟悉的字迹,明显是她代劳的,她却和孩子串通起来欺骗我。我真的不明白这是怎样一种心态?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我需要把所有学习用品都锁起来吗?”
这位母亲还上传了五张语文阅读训练的图片,其中不乏错题。
评论区立刻热闹起来!有人戏称:“看来你家有个宝贝。”有人建议:“这位奶奶求知欲很强,应该给她安排一些适合她的练习册。”有人开玩笑说:“问问你的孩子,是不是强迫奶奶帮忙写作业了。”也有人担忧:“作为儿媳,不要直接和老太太硬碰硬,这容易激化家庭矛盾。”
老人帮孩子写作业的新闻,我也不是第一次听说。那么,作为年轻一代的父母,面对这种不明事理的长辈,我们应该如何妥善处理呢?
(1)尽可能分开居住。
能够在孩子问题上保持客观公正的长辈并不多。
国庆期间,我带女儿回了一趟老家。遇到一个远房亲戚,她问我为什么不让孩子留在老家,让老人带,这样自己只需上班,会轻松很多。的确,老人帮忙带孩子,在生活上可以让年轻父母轻松很多。但同时,也可能带来许多问题。
长辈们可能经历了太多世事,对孩子的种种不良行为似乎都能容忍。例如,孩子说脏话,他们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反而认为这是孩子天赋的表现。再比如,孩子总是向老人要手机玩,老人不觉得沉迷游戏是个问题,反而觉得孩子找借口的行为很聪明。
在老人能够自理且有精力管教孩子的前提下,尽可能与老人分开居住,这样可以避免很多因教育孩子而产生的家庭矛盾。
(2)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视而不见。
哪些行为对孩子有害无益,年轻父母一定要心中有数。
邻居家的孩子肠胃不好,孩子的妈妈平时对孩子的饮食特别留意。但孩子有时会嘴馋,想吃各种垃圾食品。老人看着孩子可怜的样子,总是心软地偷偷买给孩子,结果每次吃完都去医院。起初,孩子的父母找不到原因,后来才发现是老人和孩子一起撒谎。
在长辈容易溺爱孩子的情况下,年轻父母更要有自己的底线。如果我们对此视而不见,孩子可能就会养成坏习惯。
面对长辈的溺爱,我们不要用争吵来抵抗,而是尽量在孩子不在场时,心平气和地给长辈讲道理。我相信,本着对孩子好的原则,长辈通常会接受我们的建议,毕竟他们也希望自己的晚辈能越来越好。
(3)教会长辈适时退位,享受他们应有的老年生活。
孩子的孤单容易被父母发现,而长辈的孤单却容易被子女忽视。
许多长辈溺爱孩子,并不是因为他们心眼坏,也不是因为他们闲不下来,而是想拉近与孙辈的关系,让自己有成就感,不至于被家庭遗忘。
在孩子问题上,最好的分工是长辈和我们合作。例如:长辈负责孩子的一日三餐,父母负责孩子的管教和作业辅导。
只有真正能在孩子陪伴上腾出时间的长辈,才有机会享受他们应有的老年生活。比如,饭后和同龄人散步,跳跳广场舞等。当长辈有自己的社交圈,幸福感就会大幅提升,而不是整天围着家庭转,显得费力不讨好。
——————
你身边的长辈有帮孩子写作业的情况吗?你认为这种宠爱孩子的方式合适吗?欢迎与我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