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3日至15日,由《教育家》杂志社发起,求实文化中心承办的“幼儿园游戏课程指导力”线下研学营在长沙举办。此次研学营旨在分享游戏课程化的宝贵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帮助教师走出游戏指导困局,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曹中平,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林炎琴,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学前教育部主任黄小莲,温州大学副教授曾莉,福建省漳州市教师进修学院幼教部主任李丽玲,浙江省温州市第四幼儿园园长金晓群,福建省幼儿园学科教学带头人许静娴,《教育家》杂志三部主编谷珵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幼儿园园长、教师齐聚,共同为在游戏中观察幼儿、理解幼儿,进而提供个性化、精准的教育支持蓄力。
7月13日上午,研学营正式开始。在破冰仪式环节,湖南省军区幼儿园教研员蒲阳带领学员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破冰游戏,不仅巧妙地促进了学员间的相互了解,还在欢声笑语中深化了团队合作的默契,激发了沟通交流的活力。
在嘉宾讲座中,林炎琴以“游戏课程化:让幼儿园游戏与课程告别‘孤岛断联’”为主题,从为什么要提出游戏课程化、结合案例分析游戏课程化的特点、游戏课程化的价值以及引发的思考角度出发,梳理出游戏课程化就是让幼儿充分游戏,教师仔细观察、捕捉幼儿游戏生长点,给幼儿提供支架,促进幼儿深度学习,师幼共同建构适宜性课程。她表示,只有建构“活课程”,才能继承和弘扬活教育的精神,实现符合国情和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幼儿教育。
林炎琴
曹中平在“当儿童站在舞台中央时,教师需要做什么?”主题讲座中,从师幼互动中教师的角色与行动出发,指出游戏指导的最高境界是让儿童感到学习是“甜的”,应该让游戏成为儿童快乐的学习。在儿童游戏和思考时,教师的关键作用在于与儿童的互动。教师对儿童游戏所持的态度,决定了教师角色价值的发挥。在培养儿童的时候,教师既要尊重儿童个体和文化差异,又要考虑游戏的主题和活动方式,还要意识到儿童需要在游戏中通过经验来建构意义或理解力。
曹中平
李丽玲分享了“从环境创设到材料投放,做好游戏的准备工作”的主题讲座。她表示,教师应赋予儿童与环境互动的能力,根据儿童的活动意图和需要不断调整材料,游戏课程化中游戏链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有所准备及时跟上,随时为他们提供动态可变、不受限制的环境和材料的使用权,满足幼儿探索与学习的欲望,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同时,教师在环境创设中还应考虑环境的赋能性和开放性,考虑室内外学习的一体化,让发生于幼儿园与家庭中的学习相互沟通,幼儿园生活与社区生活彼此联结。这种打破边界的环境为儿童建构彼此相关的和支持性经验的机会时,也使游戏和学习变得更加真实而丰富。
李丽玲
曾莉在“捕捉游戏生长点,生成儿童感兴趣的课程 ”主题讲座中,从儿童与课程的关系、生长点在游戏课程化中的解读、教师对生长点的困惑、捕捉游戏生长点生成课程的策略三方面着手,阐释了游戏中的生长点是师幼互动构建新的游戏、组成游戏链的关键,需要教师结合观察、记录与分析,游戏材料的多层次投放,游戏中的对话以及游戏回顾发现游戏的生长点,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曾莉
7月14日,在嘉宾讲座中,金晓群围绕“结合真实案例,浅谈游戏课程化的实践探索”主题,结合温州四幼在游戏课程化探索中形成的大量实践案例,讲解了P to P动态过程路径图的基本思路与内容。她指出,教师应基于游戏真实发展现状,分析游戏走向,判断生长点的价值,同时提高课程意识,实现游戏围绕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生发生长的课程化价值,并以“自主探究式”的游戏方式,助推幼儿能力发展。
金晓群
黄小莲分享了“如何将幼儿园游戏经验转化成一篇优秀的教育论文?”的主题讲座,并从“整体层面的飞鸟之眼、中观剖面的蜻蜓之眼、微观个体的蚂蚁之眼”层面引导教师了解“幼儿园游戏”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她表示,无论是“飞鸟之眼”还是“蜻蜓之眼”抑或“蚂蚁之眼”,都是教师必要的视角。无论是对待游戏还是研究,教师需要时刻提醒自己转换视角,展开对话,换位思考,让每一种视角都成为慧眼,从而锻炼自身的洞察力。
黄小莲
谷珵介绍了“幼儿园游戏课程指导力”线下研学营的学习重点和亮点。她表示,游戏是幼儿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生成课程的机制之一。为了实现游戏手段与目的的统一,华东师范大学王振宇教授淬炼出游戏课程化的一整套教育理念,为幼教从业者提供了新的视角。《教育家》杂志社关注幼儿教育的真问题,本次研学营从游戏课程化出发,和专家学者及园长教师共同探讨如何学会观察儿童的游戏、如何看懂游戏的表征、如何灵动地追随着儿童的游戏,以确定教师的行为,推进游戏真正回归儿童、回归生活。
谷珵
下午,金晓群组织和带领教师们一同开展了研学营小组研讨,通过热烈的研讨和互动,让教师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曹中平对小组研讨分享做了专业清晰的点评。本次研学营以“理论构想—实践方法—案例解析”为逻辑框架,将“教—学—练—评”的完整闭环融入整个活动周期,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助推了创造思维的塑造,为后续的知识深化与探索之旅铺设了基石。
7月15日,全体学员前往湖南省人民政府直属机关第三幼儿院观摩交流,从生动的教育场景中获得启发,将两天学习的内容进一步内化。此次研学营不仅彰显了游戏课程化的价值和生命力,还激发了教师对自身教育理念的深刻反思,促使他们勇于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策略、开阔教育视野,为教育事业开掘更加鲜活、富有创意的智慧源泉。
— END —
来源 | 本文系光明社教育家原创
作者 | 王妍妍
统筹 | 周彩丽
《教育家》杂志投稿邮箱:gmjyjzz@126.com
新媒体投稿邮箱:jyjzzxm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