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医生顾明以冠心病为主题进行一场健康科普。
什么是冠心病呢?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叫冠状动脉,如果冠状动脉发生了狭窄,就会出现心绞痛,也就是心肌缺血。如果冠状动脉发生了急性闭塞,就会出现急性心肌梗死。
那么冠心病是如何进行诊断的呢?要诊断冠心病,我们会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冠心病高危因素, 再结合患者是否有典型的心绞痛的症状进行一个初步判断。 最后可能会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或者冠状动脉 CTA 的结果进行最后的判断。
冠心病又是如何进行治疗的呢?简单的说,冠心病的治疗方法有三种,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采取哪种治疗方法要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如果是一个稳定型心绞痛的病人,那么可以开始药物治疗。
如果是药物治疗的效果不理想,那么会给病人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再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是采取介入治疗还是外科搭桥手术。但是如果是一个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会尽快的采取介入治疗。
因为冠状动脉血管一旦闭塞之后20分钟,心肌细胞就开始出现坏死。如果冠状动脉闭塞超过了12小时,那么冠状动脉供血的70%的心肌就会出现坏死。所以我们开通冠状动脉时间越早,那么坏死的心肌就越少,保留下来的心肌细胞就越多,患者的心功能就越好,出现心衰的症状就越晚了。
有的患者会问“我放了支架之后是不是就没有就丧失劳动能力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在1986年世界上开展的第一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到现在已经将近40年了。
在这40年的期间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一直是冠心病治疗的一个主要手段。如果我们植入之后就丧失了劳动能力,那么这种术式是不会持续40年的。
还有的患者会问,植入支架之后,支架能使用几年?
支架是没有使用年限的。但是我们需要注意两点,一点就是植入支架毕竟是一个金属制造的一个血管的内表面,那么可能在金属的表面形成血栓,所以术后我们要求患者口服阿司匹林、氯比格雷来防止支架内形成血栓。
大概经过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时间,血管的内皮细胞会逐渐的爬到支架的表面,把支架包裹起来。
这个时候就不再有裸露的金属暴露在血管的内表面。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支架内血栓的风险会越来越低。
但是有一部分人血管内皮细胞在支架内会过度的生长,引起支架内管腔的狭窄。这种现象叫支架内再狭窄。最初的金属裸支架,支架内再狭窄的风险是30%。以后随着支架内技术的改良,在支架表面涂成了雷帕霉素或者雷帕霉素的衍生物理,目前的支架再狭窄几率是5%到10%。如果我们植入支架之后,没有发生支架内血栓,也没有发生支架内再狭窄,那么我们这个支架是可以长期使用的。
还有的患者会问,一旦植入支架之后,我们是不是需要长期的服药?的确是这样,植物支架之后,我们要服用阿司匹林、氯比格雷,防止支架内血栓。但是我们话又说回来,如果对于一个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的病人,即使我们不植物支架的话,那么我们也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和氯比热雷。服药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狭窄的血管出现急性闭塞。所以我们服药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因为我们植入的支架,而是因为我们患有冠心病。冠心病本身是一个慢性病,当然需要长期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