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2024 ROBOCON国际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暨仿生足式机器人国际邀请赛在吴中区开赛。来自清华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美国特洛伊大学等10余支高校代表队聚焦仿生足式机器人技术展开现场比拼和展演展示。
国际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是国内技术挑战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机器人赛事之一,已被纳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体系。作为国际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的重要赛项,此次仿生足式机器人国际邀请赛由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组委会、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政府主办,吸引了众多仿生足式机器人领域的专家学者及高校团队前来参赛。
“仿生足式机器人是一种具有腿式结构、能根据不同地形自动改变形态的移动机器人,被广泛运用于军事侦察、工业巡检、星际探索、快递运输、家庭服务等领域。”大赛评审委员会委员黄婷介绍,大赛重点考核学生所设计的仿生足式机器人运动的稳定性、灵活性、环境适应性、智能性、可靠性等,旨在启发学生在仿生机构、关节驱动、伺服控制、信息感知、运动规划、人机交互等方面的创新设计,培养学生的系统设计观念、创新意识、组织协调及动手实践等能力。
此次赛事包括竞速赛和障碍赛两个赛项。行走、奔跑、越障……现场,队员们操控仿生足式机器人,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移动任务。来自北方工业大学的DreamTeam战队表现亮眼。针对此次比赛,团队对机器人进行了结构调整,将机器人总体重量控制在7kg以内,使其更加轻便化。“这也使得它拥有更好的机动性和越障能力。”队员赵星杰介绍。
除了学界,大赛更引来众多行业前沿企业、科研机构、产业联盟的关注目光。如此高规格的国际赛事为何青睐吴中?
地缘优势是重要缘由。吴中区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生态环境优越、文化底蕴深厚、产业基础扎实、市场空间广阔,去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638亿元,规上工业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进出口总额、实际使用外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等重要指标增速位居苏州前列,在2023年中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报告中,位列百强区第七,蝉联全国市辖区GEP百强榜首。
产业基础是核心因素。吴中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吴中区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强区、创新引领”发展战略,加快构建“2+2+N”产业集群体系,其中机器人+人工智能产业是吴中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现已集聚汇川、科沃斯、追觅等链上企业超1000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125家,2023年产业规模达1369亿元,形成了涵盖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人工智能、本体制造、系统集成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
除此之外,现场公布的一组数据更加具有说服力:全国每10台服务机器人中就有6台来自吴中,每7台内资品牌工业机器人中就有1台来自吴中。
“吴中区机器人产业发展迅猛,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组委会秘书长、北京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王旭说,大赛集聚了机器人领域内的众多拔尖人才、团队,即促进了前沿技术交流,也加速了地方产业发展,将对地方引进人才等方面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当前,吴中区正向着‘全国机器人产业集群第一区’目标奋力迈进。”吴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大赛的成功举办,为吴中畅想科技创新的“诗和远方”、携手科创人才的“双向奔赴”提供了机会。期望专家学者、参赛学子、企业家们共同为吴中推进机器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路开方,打通“学术—创新—产业”融合转化路径。吴中区将始终以最大的诚意、最优的服务,与大家携手同行,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编辑:晚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