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胡春春
7月11日,南京阿里中心正式全面开园。这意味着以南京河西南为中心的数智产业发展进入新的时刻。
地铁7号线、S3号线在永初路交会,南京阿里中心位于7号出口一侧,小米南京科技园位于2号口。从这里出发,向北到达南京数智城,一路上依次坐落着华为(南京)开发者创新中心、深信服江苏总部、恒生电子第二总部……以及由互联网“大厂”、央企总部、行业龙头链接而来的超1800家数据产业上下游企业。
这一片高楼林立的现代化新城是南京建邺高新区所在,正逐步发展成南京重要的金融中心、数字经济中心以及高端商圈、活力街区的集聚地。为何数智产业能在此拔节生长?而在打造河西中央科创区的动能之下,这里的数智产业又将“裂变”出什么样的惊喜?
“飞碟”召唤 千家数智企业协同创新向未来
每当夜幕降临,穹顶点亮,南京阿里中心“飞碟广场”内,极具科幻氛围的“飞碟”造型与现代化建筑交相辉映,颇像这片创业热土对科技与未来的启航召唤。
2017年6月,建邺区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投资协议,阿里巴巴江苏总部项目落户南京建邺。这是阿里巴巴集团在杭州和北京之外的首个省级总部。
8年来,建邺高新区针对项目建设中的痛点问题,积极跟踪协调,并同步与阿里各业务条线紧密互动,以联合招商、驻点招商、陪同招商等方式建立了全方位的产业招商合作体系,目前阿里巴巴多个业务板块持续深耕南京,涉及电商、云智能等多个领域。
据了解,南京阿里中心将聚焦人工智能、跨境电商等发展方向,持续面向创业企业开放,吸引新兴数字企业入驻,加速产业链创新协同。“飞碟”领航效应下,目前这里已经吸引超50家创业项目入驻。
在南京阿里中心如火如荼开建之时,小米集团华东总部、恒生电子第二总部等数字经济领军企业,也“默契”地来到河西南。
头部企业示范下,建邺高新区的数智经济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强。“现在我们累计拥有数据产业链企业达1800家。”建邺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园区数据要素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相对完善,数据资源供给和需求优势突出,这是成绩,更是新的挑战。未来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把握新的产业机遇,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攀珠峰”式服务 产业链生态为梦想夯实沃土
当前,招商,尤其是对龙头企业的招商,是“地狱级”难度。服务,尤其是对产业链的服务,是“攀珠峰”式要求。
南京建邺高新区的这方寸之地,凭什么能做到?
再难的招商,真诚是最好的必杀技;再难的服务,专业是最好的回答。彼时关于小米集团华东总部的洽谈,从双方首次见面到正式签约,仅仅用了70天。速度背后,既是对南京建邺高新区硬件的认可,更是对其“捧出一颗真心”软实力的积极回应。
好的服务留住好的企业,好的企业带来好的人才。
在人才政策上,建邺高新区发布了“人才莫忧”大礼包,综合支持最高可达千万元。为了让人才在这里发挥最大效用,更“真金白银”助推科技创新,今年,建邺高新区发布《建邺高新区信创消费券工作实施方案》,鼓励企业实施信息技术国产化升级,首批企业已兑现金额合计数百万元。
辖区数智企业汇聚,年轻人与潮流生活成为这里活力的缩影之一。南京建邺高新区打造全市首家“亲清政务港”,实现多部门联审联办,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建成南京首家面向产业园区的公建公办托育园“西城·晨星丨晓小禾托育中心”,解决科创人才育儿后顾之忧;打造西城·夜未央24小时街区,满足高端人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2021年以来,建邺高新区推出“莫莫”下午茶企服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园区企业互通有无,内部资源互通循环,政企沟通有了桥梁。一位参加建邺高新区“莫莫下午茶”沙龙的创业者感慨,“在这里,既能遇见技术大牛、潜在客户,也能遇到投资人和梦想。”
数智产业从“破土新芽”到“枝繁叶茂”,最终成长为有沃土、有生态的良性循环。今年3月,赛迪顾问园区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研究500强》,建邺高新区跻身全国第36位,位列南京市第一。
“再出发”尖兵 从“数里数气”到智慧高地
今天,建邺高新区的数智产业既有参天大树,也有新芽小草;既有引入品类,也有孵化新秀。
以华为(南京)开发者创新中心为例,自落地园区以来,已吸引竹云科技、数字冰雹、华鲲振宇、睿见数字等20余家生态伙伴企业入驻。在医疗领域,由国家医保局与江苏省共同打造的省医保数据赋能实验室落地园区,作为“全国重点联系示范场景”和“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是全国医保行业唯一的省级示范场景。在金融领域,苏商银行打造了首个银行业大模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泰证券近年来投入超过30亿元,驱动公司全面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在交通领域,江苏省港口集团、省数据集团在建邺注册成立江苏数联物流信息有限公司,推动交通运输信息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走访中,辖区很多企业表示,“选择这里,就是因为这里懂产业”。
对于数字经济企业而言,更需要的是有效的应用场景。一直以来,建邺高新区通过挖掘智慧城市、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示范场景,持续推动产业链供需精准对接。2024年,园区共发布应用场景44个、总投资额超4.6亿元,面向社会开放合作需求超135项。截至目前,建邺区已累计对外发布近500个应用场景,总投资额超68亿元,“标杆场景”和“优质场景”入选数量均居全市第一。
当“数里数气”成为建邺高新区的形容词,处在南京河西二十年“再出发”的时代足迹下,向产业更高处攀登成为建邺高新区新的议题。
按照《河西中央科创区建设(2025—2027)三年行动计划》规划,到2027年,这里将带动辖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及相关产业营收超1000亿元,新增各类产业人才超10万人,建成全省最具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最具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承载中心、最具吸引力的“三生融合”城市客厅。伴随河西中央科创区起步建设,建邺高新区将同步围绕“人工智能+”新兴行业赛道,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与各领域深度融合,不断推动科创资源与投资企业项目向河西南聚集,打造南京科创转型升级的展示窗口。
“我们就是要让来建邺高新区的企业家、创业者们,在空气里都能感受到这里的活力与激情,这才是所谓‘沃土’和生态的核心逻辑。”建邺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