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出生草根,且恰逢乱世,加上东北当时的特殊环境,使得他养成了一种彪悍和好勇斗狠的性格!
尽管张学良在晚年说自己父亲这一性格是与生俱来的,但就像三字经里面所说的那样“人之初,性本善”,没有谁一出生就会是这样的性格,只不过是由于身边环境造就的罢了!
在当时东北地区的“英雄好汉”也几乎都是这样一种性格。
直鲁地区大多都是慷慨悲歌的粗线条人物,而这种人物一旦移民到了边疆,那么就更要加上边疆开发者所特有的粗犷了!
张作霖一家原本姓李,世居直隶省(即河北)大城县,世代皆以务农为生,后迁居至山东,道光年间才正式从山东移居关外,落户于奉天省海城县!
张学良的曾祖父出生后,因姑丈张家无后嗣,因此便被过继到张氏以延续香火,后则改姓张氏。
张家既是从直鲁迁居到关外的,其张氏先祖又有好武的传统,因而到关外所展现出来的彪悍和粗犷也就很正常了!
不过这一特性并非只有中国才有,实际上当年美国开发中西部边疆的“牧童”们,也都是这样。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当年中国东北的草莽英雄们,基本上都是一些好勇斗狠的粗犷人士,加上地处边疆,天高皇帝远,且夷狄横行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他们的行为举止就变得更加横行无忌了!
而张作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养成彪悍和好勇斗狠的性格也就不足为奇了!当然,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性格,使得张作霖后来因为父报仇而变成了“杀人犯”!
张作霖的父亲名叫“张有财”,跟当时直鲁地区的汉子们一样,也是一个粗线条的人物。
有一次,张有财在街上看见乡中无赖王某正在欺负一个少年,张有财过去了解得知,原来是这个少年欠了王某赌债,无力偿还,王某正在对他进行“严刑拷打”,逼迫其还钱。张有财劝王某算了,等他有钱再还不迟。
王某哪里肯听张有财的,随即便对张有财拳脚相加,两人殴打起来。张有财被打成重伤,后来因伤去世了!
不过,这只是张学良晚年回忆录中的一个版本,其实还有另外一个版本!
话说在张作霖十四岁那年,嗜赌如命的张有财跟同村王二赌钱,王二赌输了,张有财便戏言要他的老婆来抵债。王二信以为真,对其怀恨在心,趁张有财回家途中,便将他拖进小树林中活活勒死,并抛尸于荒野。
当然了,不管是哪个版本,张作霖的父亲张有财被人害死这是石锤的了,那么张作霖得知此事后,是如何处理的呢?
张有财死后,乡邻们凑钱给他置办了一副棺材,掩埋在了别家地里。按照当地的习俗,不是正常死亡的话,只能采取暂厝(cuò)的方式,即不挖墓穴,只将棺材平放在地上,再用秸秆或芦苇包裹起来,抹上洋脚泥,跟一般的坟丘无异。
但随后不久,一场洪水便将张有财的棺材给冲走了,张家在确定此地无主后,便就在此地掩埋了棺材。
虽然此时父亲张有财的棺材已经“入土为安”了,但张作霖始终对这件事耿耿于怀,于是便拉上自己的二哥张作孚,借了一支土枪,趁着夜色悄悄潜入了王家宅院,准备伺机除掉王二。
但没想到结果悲剧了!
张作霖两兄弟等好久,一直都没有等到王二现身,但就在这时,住在厢房的佃户老太婆外出上厕所,发现了张家兄弟,于是便开始大喊起来。
张作霖顿时惊慌失措,一扣扳机,便将那个老太婆给打死了。张家兄弟看见自己报仇不成,反而还误杀了他人,于是便赶紧夺门而出,纷纷逃命去了。
张作霖跑得快,没有被抓住,但他的二哥张作孚却被抓住了。在当时那个“杀人者死”的年代,张作孚虽未是主犯,但却也被判了十年的有期徒刑。“主犯”张作霖则被官府下令通缉。
也许是“吉人自有天相”的缘故,张作霖在四处逃窜之时,恰逢当时驻扎在营口田庄台的毅军正在招兵买马,于是便赶紧逃往营口,报名参军。
而入了军旅的张作霖,官府就是想管也无能为力了。因此当时军营里总是有很多为躲避官府追捕的通缉犯,军营已然成为了他们最佳的避难场所。
不仅是在当时,即便是张作霖发迹之后的军队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参考文献:《张作霖传》、《张学良口诉历史》等;
以上图片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