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动物们为了获得交配机会,进化出了各种各样漂亮的特征,而雄性在吸引异性方面的“投资”远远超过了雌性,因为雄性想要获得交配机会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雄性在外表方面不仅拥有更显著的“性征”,而且普遍比雌性更漂亮。
但是在人类社会中,为什么人们更普遍认为女性比男性更漂亮呢?
达尔文在19世纪提出了著名的“性选择”理论,该理论主要用来解释生物界中各种各样的性征之所以如此显著的原因,这些显著的性征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通常是为了获得交配机会,进而比较容易遗传到下一代身上。
在自然界中,大多数动物种类在繁殖方面有着不同的选择,有一部分动物一年四季都有繁殖的可能,另一部分动物则仅在某一个特定时期进行繁殖。
而在动物繁殖期,雄性们会通过展示自己身上的美丽特征吸引到雌性,这种在繁殖期进行的“外貌”展示行为正是达尔文所说的“性选择”。
孔雀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雄孔雀在繁殖期会随着雌性们的到来,不断地展开自己那美丽的尾羽,通过展开尾羽的姿势吸引到雌性,获得交配机会。
但是孔雀的尾羽在繁殖期之外都会收起,正是因为孔雀的尾羽实在是太过显眼,如果一直展开很容易被天敌们发现而陷入危险,所以孔雀在繁殖期之外会保持尾羽收起,等到繁殖期再展开,来吸引雌性。
但是像帝企鹅这样的动物,在繁殖期中雄性们并没有什么好展示的,帝企鹅的种群中雄性和雌性的外表基本上一模一样,雄性只比雌性稍微大一点,但是在繁殖期中,雄性和雌性会争相展示自己的“育雏优势”,来吸引雌性。
在这种情况下,雌性们其实更“挑剔”,因为雌性们可以选择自己认为最优秀的雄性来交配,而雄性们却不一定能够交配到自己喜欢的雌性,所以即使是雄性们也会在繁殖期中“投资”更多。
在生物界中,雌性在繁殖方面的付出要远比雄性要多,所以雌性们在选择交配对象的时候其实掌握着更多的“择偶优先权”。
在人类社会中,雌性并不比雄性更漂亮这件事儿既不是绝对的,也不是所有动物中都是这样的,因为雄性们在繁殖期中“投资”更多,所以雄性们在繁殖期中更容易获得雌性的青睐,这就导致了雄性们在外表方面更显眼一些,从而让人们普遍认为“雄性比雌性更漂亮”。
在自然界中,雄性的外表主要是用来展现自己的实力,而不是“美”。
一般来说,雄性的外表越漂亮,其实力也就越强,所以在雄性们展开自己的美丽特征来吸引雌性时,雌性们会选择那些更漂亮的雄性,来获得更优秀的后代。
所以雌性们对于那些更漂亮的雄性更感兴趣,而雄性们在繁殖期中展示美丽特征,也正是为了获得交配机会,进而让自己的后代也更优秀。
但是在人类社会中,为什么女性们更注重自己的外貌呢?
毕竟人类社会中男女之间的外貌差异不像动物那样明显,这是因为人类社会中的美丑观念完全被社会学影响了。
在人类社会中,男性的地位一直都比女性高,男性对女性的审美需求也就越来越高,女性们因为想要更容易嫁出去,所以才会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外表。
而且在人类社会中,女性们并没有更加“挑剔”起来,男性们只要是觉得自己“受众”范围内能够娶到的女性就会直接娶,所以女性们其实并没有更多的择偶优先权,只不过为了迎合男性的审美观念,女性们会在外表上“下更多功夫”,这就导致了男性们普遍认为女性更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