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刘备和刘邦都是在乱世而起的英雄,而且刘备还是刘邦之后,二人出生于草根,一个是小混混,一个是小商贩,二人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当时的乱世中脱颖而出,后来都在蜀地建立了政权,成就了霸业。但是在蜀地建立政权也成为了二人的分水岭,刘邦在蜀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经过与项羽的三年征战而最终实现统一,而刘备却在称帝一年后,攻打孙权而大败,最终病逝白帝城,统一天下也就成为了黄粱一梦,而且后来蜀汉也二世而亡。那么,如果把刘邦换成刘备,蜀汉能否完成统一呢?蜀汉的命运又会如何呢?
要分析刘邦替代刘备统领蜀汉,能否实现统一,就有看二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差距,在治国理政上有何不同。首先,二人在识人用人上有差距。刘备可以说还是很会识人用人、礼贤下士的,比如其对马谡的认识、对魏延的重用都展现了其作为一代明君的用人、识人之能,甚至可以说在这一方面还超过了诸葛亮,但是刘备如果和刘邦相比就差远了。
刘邦在当亭长、在农村当小混混时就很善于与人结交、识人,在当时就认识了樊哙、周勃、卢绾等一帮兄弟,而且和县衙里的萧何、曹参也很熟。可以说,刘邦虽然出身底层,但是其一开始就有了自己的团队,其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和默契都是得天独厚的,而刘备虽然后来也有了情同手足的关羽、张飞,但是毕竟是二十七、八岁才认识的,而且数量很少,所以说两人的差距在一开始就存在了。
而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二人的差距也是越来越大了,刘邦能够很好辨别人才,而且敢于大胆启用人才,比如对待韩信,刘邦就敢拜为大将军,地位在以前的那帮兄弟之上,而刘备就不具备这样的魄力,关羽一直就是蜀汉地位最高的。而且因为刘备一开始的圈子太小,所以他根本就没法让别的人才大量融入自己的小圈子,蜀汉的武将谋臣其实就那几个,而刘邦则不一样,除了自己以前的夏侯婴、樊哙等兄弟,还有后来的英布、彭越等,谋臣也有张良、萧何以及陈平等等,可以说,刘邦是大海可以海纳百川,而刘备最多是一条大河,也就那么几个之流,可想而知,二人差距有多大。
第二,在格局上,虽然刘备、刘邦都志在天下,但是在战略上,二人的差距却有天壤之别。刘备因为一时意气为关羽报仇而导致了夷陵之败,从此蜀汉走向了衰落,而刘邦最大的特点则在于善于笼络别的诸侯一起对抗强大的项羽,像项羽的老部下英布,他都可以搞定,而刘备则连唯一的盟友孙权都搞不定。如果刘邦在三国乱世相信一定会笼络更多人才,从而也就更加可能找到比关羽更适合守荆州的人,在战略上懂得克制,更好巩固孙、刘联盟。
第三、二者在性格上不同。刘邦虽然有点痞气,但是其懂得变通,不拘小节,能屈能伸,而刘备则一开始就被自己标榜的仁义绑架,很多时候为了维护自己仁义的形象而失去了很多机会,比如在争夺徐州、荆州的时候都是如此,而刘邦则没有这种负担,向来是不拘小节,也不怕被人骂,哪怕是项羽拿他也没办法,甚至面对强大的项羽时,也懂得低声下气保存实力,而刘备虽然也懂得示弱,但是功力还是不如刘邦,否则在荆州时也不会被蔡瑁等人猜忌。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刘备懂得仁义固然是好品德,但是在乱世不懂变通就会拘泥于小节而不利于事业发展,而刘邦一开始就懂得变通,其悟性也是刘备所不能比拟的,刘备在后来夺取益州时才幡然醒悟,懂得了变通,可惜之前已经错失了很多机会。
从以上三点来看,刘邦都完胜刘备,所以如果刘邦取代刘备,在三国乱世真的还是有机会打败曹操夺取天下的,当然,刘邦和刘备的对手不一样,面临的形势也不一样,肯定过程中还是会不一样,但是作为乱世帝王,刘邦还是要超过刘备的,其统一天下的可能性肯定比刘备大很多。
胡侃文史其他历史类文章:
为何曹操下令绞死吕布后,还要枭首示众?多此一举?其实大有深意
吕布身长一丈,关羽九尺,张飞八尺有余,网友:武力和身高成正比
爱哭的刘备没有野心?别天真了,把他四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看看
如果刘备完成统一大业,谁最有可能成为被杀的功臣?结果令人意外
刘备为何带黄忠、魏延入川,而不带张飞、赵云?诸葛亮:主公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