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刘邦不是没保护戚夫人,在刘邦的安排下,整个赵国,其实都是戚夫人的护身符。
奈何戚夫人和刘如意,段位实在太低。不光不会自保,还主动去激怒吕后。所以后来,这张护身符,他们根本就没用出来。吕后只是稍微用了点手腕,就把刘如意调来了京城。在这之后,戚夫人母子,也就只能任由拿捏了。
而且在这其中,其实还有一个关键人物。这个人,名叫周昌。
在刘邦晚年的时候,刘邦其实多次想过,要不要废黜自己的嫡长子刘盈,改立刘如意做太子。
只是后来,吕雉的手腕比较强,几乎给刘盈拉来了半个朝堂的官员做靠山,刘邦才不得不妥协。
而这样一来,刘邦就开始担心,如果未来刘盈接班做了皇帝,那么老三刘如意该怎么办呢?刘如意的母亲戚夫人,又该怎么办呢?
早在这之前,老三刘如意就被刘邦封为了赵王。如果有一个诸侯国做护身符,未来就算刘盈登基了,只要戚夫人母子老老实实呆在赵国封地,也足以自保了。
但这样一来,又存在了另外一个问题。
此时的刘如意,还很难用好赵国这张牌,因为他的年龄太小了。刘邦去世的时候,他也就只有十岁而已,根本管不好赵国,也用不好这张牌。
思来想去之后,刘邦发现,自己必须得给刘如意,找一个非常厉害的老师。这个老师,不但需要帮他管理好赵国,而且还能帮他应对好吕雉的威胁。
找了一圈之后,刘邦就找到了一个叫周昌的人。
之所以选中周昌,原因其实有两个。
一是因为周昌本人,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而且能力也很强。让他去辅佐刘如意,绝对能管好赵国。
二是因为之前刘邦想废太子的时候,就数他反对的声音最大,甚至当着刘邦的面,坚决表示反对。
但同时,周昌反对换太子,不是因为他的是吕后的人,而是完全出于公心。
而且事后,在那次当面顶撞刘邦之后,吕雉对周昌更是极为感激,据说都直接给周昌跪下了。
这样一个人,把他派到刘如意身边,既能辅佐好刘如意,也能让吕后忌惮。如果吕后想对付刘如意,就首先得解决周昌。但是周昌又偏偏对吕后母子有恩,吕后又不好下手,这就成了一个死循环。
而如果刘如意一直稳坐赵国,戚夫人的性命,自然也无碍。就算以后吕雉难为她,最多也就是让她吃点苦而已。
除此之外,在京城这边,戚夫人的父亲戚鳃,曾经一度是北军的负责人。在西汉时期,北军是汉朝京城的两支核心防御军队之一。我们不知道,刘邦去世前,戚鳃是否还在管理北军。
但显然,戚家当时在汉朝京城禁卫军内部,有一定的影响力,这是毋庸置疑的。
在刘邦看来,就这么多牌,戚夫人保命已经足够了。
可问题是,刘邦千算万算,都没算到戚夫人的智商,实在是太感人了。
在刘邦去世之后,吕后首先控制了京城。估计在这个时候,戚家的兵权也全都没了。然后,戚夫人又被禁止随儿子前往封地,只能留在京城被软禁起来。
与此同时,吕后又下令,让赵王刘如意速来京城,想要把刘如意调离赵国。对此,那个辅佐刘如意的周昌,肯定是坚决不同意。他想了很多理由,多次拒绝了吕后的征召。
但没想到的是,再后来,吕后直接下令,先把周昌给调来了京城,禁止他再和刘如意接触。
然后,吕后再下来,让刘如意来京城。而这一次,就没有人能帮刘如意拒绝了。
没办法,刘如意就只能过来了。
而与此同时,那位被软禁的戚夫人,也不知道隐忍。在被软禁到永巷做苦工之后,戚夫人还编了一首歌:儿子为王,母亲为奴,一天到晚舂着米,常与死亡相伴!相隔三千里,谁能告诉你?
这首歌,彻底激怒了吕雉。
所以很快,吕雉就下令,砍断了戚夫人的四肢,将戚夫人做成了人彘。
同时,没了周昌保护的刘如意,只能乖乖来到京城。而他到了京城之后,没过多久,也就被吕后毒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