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明确指出,学生欺凌事件的处置以学校为主。方案明确了学校和教师所需要履行的主体责任,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让所有的学生都不想欺凌、不敢欺凌、不能欺凌、不被欺凌。
那么问题来了,通常我们所理解的校园欺凌是学生对学生之间的欺凌。如果在校园内有老师对学生随意的推搡踢打,到底算不算校园欺凌呢?算不算恃强凌弱呢?学生又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1月7日,一段老师在操场上踢打多名学生的视频在互联网广泛传播,引起广大网友的热议。
视频显示:在一学校草坪内,某班级的数名小学生正在排队。突然,站在队列中央的一名穿黑色上衣的女子,不知什么原因,对着一名男生的后腿猛踢,学生瞬间被踢倒在地,随后又转身掌掴另一名学生的头部。
通过视频的拍摄角度分析,该视频是在校外的房子中拍摄。随后,有眼尖的网友发现,该事件发生于西安市纺织桥小学高科分校,视频中系一年级学生。
一年级的学生,属于新入学的新生,年龄大多在6-7岁之间,心智虽然不算成熟,但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从入学到事发,仅仅上了2个多月的学,很多方面都处于熟悉和适应阶段。在校园教育方面,校方理应本着教育为本的理念,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引导教育,而并非拳打脚踢式“教育”。
众所周知,有很多小孩哥确实存在不好管的问题,但不好管也不是随意被殴打的根本原因,“棍棒之下出才子”的老旧理念也该改改了。老师是非常受尊敬的职业之一,但也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事发后,有关媒体采访校方的一段录音显示,该校一位工作人员称,事发时系一年级的学生在上活动课,被踢和被打两名学生未受伤,学校已向学生家长作解释并安抚学生,对涉事教师进行停职处理。
我们庆幸的是有热心网友发布的视频,揭露了真相。假如没有这段视频,被踢打的孩子会怎么样?会如实告知家长吗?孩子往后还会被欺凌吗?孩子是否会害怕上学?
“涉世老师已被停职,辖区派出所也已介入调查,学校也向家长做出了解释,对学生也进行了安抚。”
此事件,虽然从面上看,该处置的都处置了,但我们更应该从深层次去看待此类事件。首先,校方的疏于管理责任肯定是跑不掉的。家长又该如何去和校方交涉?孩子以后会不会被区别对待?这一次被发现了,还有没有未被发现的事件?给孩子心理造成了什么样的阴影,该如何引导孩子热爱校园生活,热爱学习?诸如此类问题,是需要全社会进行关注的。
也希望家长们,能够多关心和引导孩子说出在校园的真实生活,及时对孩子的心理进行分析和关注,引导孩子更加热爱校园生活,热爱学习。同时,该事件也给教师们敲响了警钟,不具备耐心、不具备教育经验的人,如何去教书育人呢?并非拥有一本教师资格证就具备教育育人的资格。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