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马家:相声界的传世传奇与恩怨情仇
马家在相声历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家族几乎成为了相声的代名词,甚至在相声界有“无人不宗马”的美誉。马三立先生告别相声舞台时,在一场盛大的晚会上,马季先生送给了他一幅字,上面写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句话不仅是对马三立相声艺术的极高评价,也把他直接推向了相声界的巅峰,将其称为“相声第一人”。然而,尽管马家在相声界的地位不可撼动,但与同行的关系却远非表面上那么和谐,尤其是与郭荣启先生、李伯祥先生的关系,总有一些隔阂,以至于两家至今不再来往。
马三立的家族渊源与相声事业的起步
马三立的家族可以追溯到相声界的辉煌年代。马三立的祖父,马诚方,是清末著名的评书艺人,尤其以擅长讲述《水浒传》而闻名。马三立的父亲,马德禄,则是相声界的“八德”之一,也是相声艺术中德字辈的佼佼者。马家的相声事业,从马德禄开始,逐渐进入了公众视野。马德禄曾为天津的名相声演员李德钖捧哏,而他的儿子马桂元更是直接拜入李德钖门下。李德钖在风光时期,对马家进行了不少提携和帮助,天津的“连兴茶社”便是马德禄所开,成为了天津相声的一个重要场所。在那时,马家在相声界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和地位。
然而,随着马德禄和马桂元的相继去世,马家的光辉逐渐暗淡下来,马三立陷入了困境。为了养家糊口,马三立开始独自一人走江湖,凭借自己的才能,逐渐在相声界崭露头角。解放后,天津的相声界逐渐发生了变化,张寿臣先生逐步隐退,马三立接过了相声界的领军重担,逐步将马家的相声事业发扬光大,成为了天津相声界的代表人物。
与郭荣启的恩怨:矛盾的根源
尽管马家在相声界地位显赫,但与不少同行的关系却并不融洽,尤其与郭荣启先生和李伯祥先生之间,长期存在着深深的矛盾。郭荣启与马三立之间的关系尤为复杂,甚至一度传出“马李不同台”的说法,意指有李伯祥在的地方,马三立必不在场,反之亦然。郭荣启先生比马三立年轻几岁,他的师父恰好是马三立的父亲马德禄,按理说,两家本该有较深的渊源。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两家积怨已久。
郭荣启在回忆自己学习相声的时光时,曾经谈到过马家,说马家“太能剥削人了”,这一番话很快传到了马三立耳中,令他大为不满。1988年,马三立在收徒姜宝林的现场,直言郭荣启“不孝顺父亲”,这话自然让郭荣启感到十分羞辱。此时,马三立和郭荣启都已是年逾七旬的老人,德高望重,马三立如此公开评价郭荣启,彻底使得两家的关系破裂,之后更是避免了任何交往。
与李伯祥的矛盾:因一场演出引发的冲突
除了与郭荣启的矛盾,马三立与李伯祥之间也有不少恩怨。李伯祥作为马三立的徒孙,虽然是马家的晚辈,但两家之间的争执也由来已久。曾有一次,李伯祥在演出中倒二出场,而马三立则是倒一出场。然而,李伯祥的演出火爆至极,几乎占用了马三立的演出时间。当马三立上场时,观众因赶时间而纷纷离去,造成了观众大半流失。事后,马三立心有不满,回家后将这事告知马志明,后者暗暗记下这笔“账”。不久后,在一次演出中,马三立故意用类似的方式“报复”李伯祥,造成了两家人的隔阂愈加深重。
此外,马三立与李洁尘的矛盾,也是两家恩怨的一部分。尽管李洁尘是宝字辈的相声演员,但年龄与马三立差不多。马三立曾公开批评过李洁尘的人品,甚至在有一次,马三立收下了李洁尘的徒弟姜宝林,直接跳门、涨辈,这在相声界是大忌。马三立这一举动,虽然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后备力量,但却让李洁尘等人感到十分失望,也加剧了两家的敌对情绪。
结语:马家与相声界的复杂关系
马家的相声历史悠久,辉煌过,也曾遭遇过风雨。尽管马三立个人的艺术成就无可否认,但与同行之间的复杂关系,也让这段相声历史充满了更多的情感色彩。无论如何,马家的影响力已经深深刻在了相声的历史上,成为了相声界的一部分,留给后人深刻的印象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