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 子
“社区万能章”“瘦身”成效如何?半月谈记者近日走访发现,一些企业和单位依然要求居民到村、社区开具“亲属关系证明”“政审证明”“贷款证明”“家庭困难证明”等,这令基层左右为难。若开,没有政策依据,有些证明甚至还有法律、责任风险;若不开,群众无法办事有意见,可能引发干群矛盾。
长期以来,一些政府部门、公用企事业单位和服务机构,要求居民群众找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开具“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给居民群众带来极大不便,也给基层增加了很大负担。尽管中央和地方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有效规范基层证明事项,但仍有不少单位当起“甩手掌柜”,将本该由自己承担的工作和责任“甩锅”给基层,“万能居委会”“社区万能章”“社区成为证明大本营”便是对这类乱象的形象概括。
在明明有结婚证的情况下,保险公司还要求社区开具婚姻关系证明;在已携带户口簿的情况下,不少银行仍要求村委会开具亲属关系证明,以确证“我爸是我爸”。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此前有人大代表调研发现,部分社区需要开具证明的事项一度高达110项。为保证证明材料的真实性,有时村(社区)还得安排专人上门核查,这不仅给本就超负荷运转的基层加重了工作负担,也使人手不足的基层更加难以应对群众的急难愁盼。
在大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背景下,为何减证便民仍存“堵点”?有的部门不敢担当、不愿担责,转嫁可能存在的法律、责任风险。关于规范基层证明事项的有关文件主要在党政系统下发,而不少企事业单位照旧把相关证明作为办事的前置条件,给办事群众设置障碍。
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基层该承担哪些工作,要把职责事项搞清楚。早在2020年,民政部等六部门就发布了《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第一批)》,通过负面清单的形式明确村(社区)的工作职责,以更好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关闭不合时宜的证明入口是一方面,开启有效证明的通道是另一重要方面。数字化时代,有必要完善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加快各类证件的电子化,让数据“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此外,有关部门也要勇于担起责任,敢于承担风险。
为基层“减负”,就是在为社会“赋能”。相信在元治理举措的助力下,“社区万能章”定能成功实现“瘦身”,我们的基层也能够放开手脚、轻装前行,有时间和精力抓落实、促发展、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