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张照片很有意思,是六名国民党军高级将领的合影,他们是东北保安司令杜聿明、第1兵团司令黄杰、东北保安代总司令郑洞国、第二兵团司令官邱清泉以及第17兵团司令官刘嘉树,当然,这些都是他们后来的职位,而坐在C位的那位将军却几乎无人认识。
他是这几位国军悍将的老上司,国民党军装甲部队的创建者徐庭瑶,这是他即将率领这支部队奔赴长城抗战前线时,与这几位部下的合影。
徐庭瑶和杜聿明、黄杰、郑洞国、邱清泉和刘嘉树在奔赴长城抗战时的合影
相比于我军装甲兵司令的许光达大将,徐庭瑶现在可以说是寂寂无名,而在国民党军将星的群像中,徐庭瑶可以说是最暗淡的一颗,能与其比肩的,大概只有国军上将罗卓英。
抗战中,日军是有坦克的,相比于二战中德国或苏联的坦克,日本人的坦克实在是有些不值一提,薄皮大馅,有些防护装甲都是用铆钉焊的,但是,对很多连坦克都没见过的中国军队来说,还是很有杀伤力的,在攻城掠地的同时,也造成中国军人很大的伤亡。
中国坦克的发展其实并不比日本晚,早在1922年,东北王张作霖为了同直系军阀对战,就从欧洲购买了坦克等装备,但却在“九一八”事变中,尽数落入日本人之手,转过来进攻马占山并取得了胜利,也就是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满洲国”的装甲部队。
国军的装甲部队是1935年由徐庭瑶组建的,他在1933年参加了“古北口抗战”,看见在日本坦克的炮火下,国军士兵伤亡惨重,于是,他上书蒋介石,建议成立国军机械化部队,以同日寇抗衡。
蒋介石对徐庭瑶的建议十分赞赏,于是,让他组团去军备先进的国家考察,从欧洲回来后,徐庭瑶撰写了《机械化军备论》 书,提出了“今后战术,唯有建设战车部队始足以应国防之需要”的论点,引起了民国最高层的重视。
国民政府在感觉同日本必有一战的前提下,从英国购置了数十辆坦克,成立了战车教导营,以及第一个装甲团和战车营,这是国军装甲部队的肇始。
接着,又分别从意大利和德国购入战车和坦克,同时筹建了“陆军交辎学校”,即交通兵学校和辎重兵学校合并而成,校长由蒋介石挂名,徐庭瑶担任学校教育长,为培养机械化部队后备人才呕心沥血。
可惜的是,这些部队在淞沪会战中损失殆尽,在进入对日相持阶段后,国军又购得大量的坦克和装甲车,组建了包括2个战车团和2个摩托化步兵团,并配备有一个战车防御炮团的第200师,徐庭瑶任师长。
此时的杜聿明在徐庭瑶手下担任团长,他是徐庭瑶重点培养的接班人,杜聿明对徐庭瑶十分尊敬,而当时担任营长的邱清泉等国军悍将,也都唯徐庭瑶的马首是瞻。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徐庭瑶除了竭力栽培杜聿明以外,还有一个他特别关照的对象,那就是后来成为抗日名将的戴安澜,他们同是安徽无为人,加上戴安澜将军个人优秀的品质,肯定会让徐庭瑶高看一眼的。
徐庭瑶与杜聿明
戴安澜后来率远征军在缅甸同日寇血战,他身负重伤,战死在异国他乡,民国政府追赠陆军中将,并赠“青天白日勋章”,此后,徐庭瑶也荣获此勋章,一个小小的县城竟然有两人获此殊荣,这在民国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200师后来扩建为新编第十一军,即国军五大主力王牌第五军的前身,徐庭瑶为该军的军长,当他升任第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后,第五军的军长由杜聿明接任,而200师则由戴安澜统帅。
徐庭瑶率领这支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参加了一系列重大的战役,特别是在桂南战役中,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取得了昆仑关大捷,作为此次战役北路总指挥的徐庭瑶功不可没。
更是由于国军在此战役中,正确利用了机械化部队的优势,才取得了如此骄傲的战绩,因此,徐庭瑶被尊为“装甲兵之父”。
只是让徐庭瑶没想到的是,戴安澜因死命他乡而名满天下;杜聿明手握数十万大军征战东北,而徐庭瑶竟无一兵可用,却如同一柄秋扇被蒋介石弃用,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徐庭瑶,字月祥,1892年出生于安徽无为县一个曾经的名门望族,父亲是秀才,设馆授学,徐庭瑶随塾学习,后来入芜湖皖江中学,毕业后,徐庭瑶投笔从戎,考入了湖北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准备走一条以武报国之路。
后来的他又考入了保定军校第三期步科,同学中许多后来的牛人,如桂系首领白崇禧、“和平金刚”张治中,以及“淞沪抗战英雄”蔡廷锴等等。
毕业后,他曾短暂地在安徽军阀倪嗣冲手下任职,但看见这些军阀们都是以抢占地方,盘剥民众后,大失所望,也如同罗卓英一样,回到家乡的励志小学教书为业。
1922年,在老乡的介绍下,徐庭瑶南下广州,加入了许崇智的粤军,从连长做起,参加了两次东征和北伐,因其卓越的指挥才能而得到何应钦的赏识。
徐庭瑶北伐时是在何应钦的第一军中任职,在由潮汕进入福建与孙传芳恶战时功勋卓著,从而也得到总司令蒋介石的青睐,职务一路高升;北伐结束时,徐庭瑶已是第一师第一旅的中将旅长。
在接下来的军阀混战中,徐庭瑶英勇善战,指挥若定,多次建立奇功,特别是在兰封一战中,救出了被冯玉祥的大刀队围困,陷入绝境的蒋介石,为此还负了伤,这让蒋介石大为感动,立即升任徐庭瑶为中将师长。
适逢徐庭瑶的母亲去世,众多国民党大佬都发唁电致哀,蒋介石亲书“母仪足式”挽幛一副以赠,由此可见,当时的徐庭瑶是多受蒋介石的看重。
1932年,徐庭瑶率军进攻我鄂豫皖根据地,与我红四方面军几番交战后,深入大别山腹地;而卫立煌趁着徐庭瑶这边与红军激战之时,攻下了重镇金家寨,为表彰此战的功勋,民国政府以金家寨为中心,将周边几个县的部分地域重新划分,建立了“立煌县”。
犹如当年刘邦和项羽同秦军交战的态势一样,项羽在同秦军血拼,而刘邦却率先攻入咸阳,这“立煌县”的设立让徐庭瑶感到很委屈,为了平复徐庭瑶的怨气,蒋介石特地将“立煌县”的主街,以徐庭瑶的字命名,从此,这里有了一条街叫做“月祥街”。
红四方面军被迫向撤离了根据地,而贺龙领导的红二方面军也从洪湖地区退出,两军遥相呼应,对武汉构成了威胁,蒋介石紧急任命徐庭瑶为武汉卫戍总司令,与红军血战。
直到1932年冬,红四方面军西进,向川陕发展,而红二军团也向湘鄂黔边境转移,武汉得以解围,可以说,徐庭瑶在对红军的围剿中,为蒋介石立下了大功。
1933年1月,占领热河后的日军进逼至长城一线,华北危急,平津危急,正在苏区围剿红军的徐庭瑶立即请缨抗战,就这样,他脱离了“剿共”战场,走到了抗日前线。
他率领第十七军北上驰援,部下有杜聿明,关麟征、胡宗南、郑洞国、戴安澜、黄杰等众多的名将,这也是长城抗战中唯一的中央军,代表着民国政府最强悍的军事实力。
第17军军长徐庭瑶(前)在古北口前线
他们坚守着长城的古北口要塞,经过近两个多月激烈的战斗,给日军以重大打击的同时,国军也伤亡惨重,最后,何应钦代表民国政府与日本签定了《何梅协定》,徐庭瑶率部退出了战斗。
古北口战役相比于喜峰口之战,在名声上要差了很多,因为,一首《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让29军的大刀队名扬全国,而古北口战役被日本人称为“激战中的激战”,其残酷和激烈的程度与喜峰口来说,肯定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长城抗战虽然结局是以失败告终,找个替罪羊是必须的,而作为率领中央军参加此役的最高将领,徐庭瑶肯定是第一人选,于是,他毫无悬念地被撤职。
当然,据说因十七军给日寇以重创,日本人怀恨在心,所以,在签定的《何梅协定》时,中日双方达成了口头协议,要惩罚徐庭瑶,这大概就如同南宋赵构要同金国媾和时,必须要杀掉岳飞一样。
脱离了一线战场的徐庭瑶,被派出国考察欧洲装甲部队的情况,回国后担任了机械化学校教育长。着手组建国军的机械化部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最终形成了一支足以自傲的钢铁洪流。
“西安事变”爆发时,何应钦组织“讨逆军”,任命徐庭瑶为东路军前敌总指挥,及“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陈诚的地位日渐上升,而作为何应钦第一军的老部属,徐庭瑶再次遭致蒋介石的弃用。
徐庭瑶被弃用是迟早的事,他既不是黄埔系,也不是江浙人,对蒋介石的忠诚度也不高,当手下的杜聿明这些黄埔军人逐渐成长起来以后,徐庭瑶退居二线也就成为必然,当国军唯一的机械化部队第五军建立后,作为创建者的徐庭瑶不得不把军长的位置,拱手让给了杜聿明。
但他从不怨天尤人,整个抗战期间,他一直担任军训部机械兵监之职,专心为军队机械化操劳,在为装甲部队源源不断地提供人才的同时,也为后勤保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动了内战,可悲的是,徐庭瑶组建的一支支装甲部队,都交由他的部下掌管,在解放战争中灰飞烟灭,还有很多随着起义和投诚,成为解放军装甲部队的基础,这是徐庭瑶万万没有想到的。
1948年,国民党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为挽回败局,蒋介石成立了装甲兵司令部,重新起用徐庭瑶,委任为中将司令,然而,却让小儿子蒋纬国担任上校参谋长,此时的徐庭瑶已经56岁了,面对年仅30岁,且年富力强的小蒋,明眼人都知道,徐庭瑶就是个过渡。
蒋纬国
不过,蒋纬国对徐庭瑶很尊重,敬以父辈礼,二人关系也很融洽,在他们共同的努力和蒋介石的加持下,装甲兵部队也有了发展,但在三大战役结束后,这些努力都化为乌有。
1949年,徐庭瑶随败退的蒋介石去了台湾,也就在这一年,徐庭瑶再次被任命为陆军装甲兵司令并授上将军衔,他和蒋纬国一起,重新组建装甲部队,建制大致成型后,他便主动辞去军职,彻底离开了军队,从此,闲云野鹤地安度晚年。
徐庭瑶一生清廉,家产只有藏书,他酷爱读书,钻研学问,也以书画自娱,写些诗词,聊以自慰,不过,凭他的那点收入养家糊口,也着实有些吃紧,所以,他的学生和部下,时常会给他一些接济,但他都会一笔笔地记帐,吩咐在美国的儿子一一归还。
他与陈立夫一样,还喜欢养鸡,不过,陈立夫养鸡是为生计,徐庭瑶是在消遣的同时,也能换得一点散碎的银钱来贴补家用,也算是一种乐趣吧,总比那些来台湾后被弃用的风云人物一起聊天,要实惠得多吧。
建川博物馆中中国壮士群雕 徐庭瑶塑像
1974年,徐庭瑶在台北三军总医院病逝,享年82岁,民国政府特颁“旌忠状”以嘉奖他的战绩,蒋介石亲书“旗常着绩”挽额以寄哀悼之情。
晚年的徐庭瑶自知来日不多,他多次向子女嘱托要筹措资金,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他坚信两岸终究会统一,临终前对孩子们说,“如果有可能的话,把我的遗骨送回故乡,我好叶落归根。”可惜的是,他的愿望至今还未能实现。
大陆改革开放以后,徐庭瑶的两个儿子多次回到家乡无为县寻根,他们向政府有关部门表达了支助教育意愿;而徐庭瑶的学生得知后,也表达要赞助资金,帮老师完成遗愿。
1997年,徐氏兄弟联络了同是无为人的戴安澜将军后代,复旦大学戴复东教授,在无为县设立了“徐庭瑶奖助学金”,对高考的文理科状元以及贫困学生给予奖励和帮助,终于实现了徐将军为家乡捐资助学的愿望。
徐庭瑶将军的一生,是征战的一生,也是学习的一生,他对我国装甲部队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尤其是对机械化部队建设的理念,甚至影响到了之后解放军装甲兵团的建设。
作为敌对阵营中的一员,他抗击倭寇,创“铁马雄师”,他反对内战,渴望两岸统一;他正直清廉,不图名利,情系故乡,捐资助学,虽然现在知名度不高,但是,我们不能忘怀这位曾经在抗日战场上同日军恶战的铁血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