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军官不解:英国为何归还香港?直到2000年英国上将说出真相
英国海军长期以来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的强大实力令许多国家望尘莫及,而马岛战争更是彰显了英国军队的雄心壮志。然而,在中国即将收回香港之际,英国军官们对政府的决定感到困惑和愤怒。他们不明白为何英国政府要将这样一个重要的殖民地交还给中国,尤其是在英国曾经以武力维持对其他地区的控制的情况下。
上世纪80年代初,英国政府与中国展开了谈判,试图通过各种政治手段来延缓或阻止香港的归还。英国海军更是表现出强硬的姿态,声称如果中国坚持要收回香港,他们将采取行动。这种氛围下,许多英国士兵坚信英国能够阻止中国的行动,继续控制这个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然而,真相却在于,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英国对香港的控制已经成为了中国历史的一部分。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和发展,香港的归还成为了必然的趋势。英国政府最终接受了这一现实,并在2000年将香港交还给中国,结束了对这个殖民地的统治。
1982年,撒切尔夫人踏入中国,带着马岛战争的声势,企图在邓小平面前施压,力图迫使中国让步,放弃对香港的主权要求。
然而,撒切尔夫人的表现令英国军队深感失望,满怀信心的出访,却黯然回国,承认未能达成目标,未能满足英国军民的期望。
尽管如此,英国政府并未灰心,继续寻求各种政治手段,试图在中国政府面前占上风,迫使其妥协,放弃对香港的归属权。
他们提出继续租借香港的方案,试图通过财政手段维持对香港的控制,然而这些策略在中国的坚定立场面前无效,遭到了中国的坚决拒绝。
此外,英国政府还采取了卑鄙手段,暗中煽动香港股市的动荡,导致通货膨胀和物价飙升,引发了社会不安,企图通过经济混乱来施压中国政府,迫使其让步,接受英国的管理。
然而,这些举动最终只是损害了自己的利益。邓小平很快就识破了英国政府的图谋,明确警告其,如果香港陷入长期混乱,中国将考虑采取其他手段,包括提前使用武力收回香港。
中国的态度让英国政府不知所措,加上国际社会对其操纵香港的行为已有所察觉,最终在各方压力下,英国政府只能接受现实,重新确立香港的秩序。
英国政府在香港问题上一再遭遇挫折,无法阻止中国收回香港。早在1982年,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尽管她试图以历史不平等条约为依据,强调香港应由英国继续管理,但遭到了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的坚决拒绝。邓小平明确表示,香港回归是无法谈判的前提,无法放弃的原则。英国政府试图以“以主权换治权”的提议进行谈判,但被中国视为文字游戏,最终以失败告终。
此后,英国政府不断尝试提出各种方案和手段,试图阻止香港回归中国,但均未能取得成功。英国军官对政府的软弱态度感到愤怒,质问为何在马岛问题上表现坚决,而在香港问题上却屈服。英国政府在与中国的谈判中遭遇了重重困难,无法达成任何有利于自身的协议,最终不得不接受中国收回香港的事实。
英国军官对于英国政府将香港归还中国的决定感到不解和不甘。他们认为英国在世界各地都有殖民地,为什么不能继续占有香港?他们甚至拿马岛的例子来比较,表示即使面积比香港大得多的马岛,英国也能够使用武力来维持占领,为什么对于香港却束手无策?
一位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的上将在2000年给出了一种解答,他指出了英国面对中国解放军的困境,表示虽然英国愿意继续占有香港,但面对中国解放军,谁敢去挑战呢?
英国军官的这种不满和忌惮并非没有根源。自从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就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令英国深感忧虑。1949年,中国解放军势如破竹,国民党军队已经败退到南方沿海地区。当时,中国解放军曾考虑解放香港,而英国为了阻止这一行动,从东南亚调兵遣将,在香港部署了大量军队。尽管英国军队表面上表现出了防守的决心,但实际上他们内心十分恐慌,一旦开战很可能会溃败。
虽然中国没有立即收回香港,但英国军队对中国解放军的威慑力有了深刻的认识。因此,当中国提出要收回香港时,英国虽然曾经因马岛而与阿根廷开战并取得胜利,但却不敢与中国开战。
尽管不敢开战,但英国仍然试图使用军事手段阻止香港回归。在香港回归前夕,他们甚至进行了军事挑衅,差点引发中英之间的海上冲突。1997年6月27日,即香港主权交接仪式的前三天,一支英国海军编队派出一艘大型护卫舰进入中国南海,毫无顾忌地在我国海域内航行。
我国军舰对护卫舰实施了追踪和劝离,但对方并未离开,反而直接向我方舰艇驶来。面对这种情况,我方将士毫不畏惧,全速前进与对方迎头相撞,做好了与对方同归于尽的准备。然而,在船只即将相撞之际,英方突然改变了方向,导致两船在十几米的距离上擦肩而过。
这次对峙让英方深刻认识到我方军队的不怕死精神,他们不得不灰溜溜地离开南海,放弃了与中国抗衡的幻想。在香港主权交接仪式结束后,英国军队老老实实地带着政客和侨民们返回本土。
总之,英国军队选择不与中国军队交锋是非常明智的。中国的军事力量虽然几乎没有实际行动,但在整个香港回归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对英国政府和军队产生了巨大的震慑力。正如一位专家所言:“实力是维护正义的基石,在国际交往中,国防才是真正的后盾。尊严在剑锋之上,真理仅在大炮射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