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每年清明节和其他重大节日,人们都会给自己故去的家人烧纸,这已经是中国人几千年的习俗。活着的人们希望通过烧纸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哀思,告诉故去的人自己的近况,也借此祈祷远在天国的家人和自己都一切顺利。
一代又一代的人依然贯彻着祖先的习俗,但是却不乏很多人认为这只是一种迷信。
到底什么是烧纸?为什么要烧纸?
事实上,在烧纸这个词里面的纸,并不是人们理解的纸。就像不通过国家有不同的货币,人们给自己的家人和亲人烧的“纸”,就是所谓阴间的钱。大多数人在烧纸的过程中还会念念有词地告诉故去的家人,自己来送“钱”了。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人们愿意相信故去的人还在天堂生活着。刚刚故去的人没有带着自己的钱财,还在世的家人就会给故去的人烧纸,摆水果和饺子,意在让另一个时空的家人吃好喝好,有钱随意花。
像很多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中元节等,大家都会去公墓祭奠故去的家人。向他们告知自己的近况,表达对他们的思念。
尤其是清明节,人们会准备很多的纸钱,金元宝,包括制作成钱币样式的冥币。清明节本就是一个扫墓和祭奠故去的亲人的节日,人们会将墓碑前的灰尘扫去,放置新鲜的水果和鲜花,再插上准备好的香烛。
根据环境保护法,很多的现代化公墓已经将烧纸区域单独规划出来,为的就是防止随处烧纸带来的大量污染和烟尘。在规划好的区域可以烧纸,也可以在烧纸的炉上写上故去家人的名字提醒他们来拿钱。
“烧纸”的由来
大家一定都知道的是蔡伦的造纸术,但是人们殊不知蔡伦有个哥哥叫蔡莫,烧纸钱的由来就是跟他有关的。传说在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后,名声大噪名利双收。蔡伦的嫂子看了眼红嫉妒,就让蔡伦的哥哥蔡莫也学习造纸术。
然而蔡莫急于求成,不但没有学到造纸术的精髓,就连造出来的纸都无法使用,又黑又粗。蔡莫的妻子心中郁结,急火攻心竟当场去世。蔡莫非常愤怒,就在妻子的棺材前烧起纸来。
院子里浓烟滚滚,气氛十分诡异,烧着烧着蔡莫的妻子突然在棺材里敲起门来。人们连忙打开棺材看,发现蔡莫的妻子嘴里念念有词道:“阳间有钱通四海,阴间用纸做买卖。不是丈夫把纸烧,谁还肯放我回来。”
在场的人们十分惊讶,但并不完全相信这件事情。但是蔡莫的妻子自那以后逢人便提蔡莫烧纸让她“复活”的故事,一传十十传百,这个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和接受。
蔡莫家里堆积如山的“失败的纸”被人们抢购一空,而蔡莫知道妻子假死一事只是为了帮他,也没有怪罪于妻子。自那以后,每一家在家里人去世以后烧纸的习俗,是对家人的缅怀也是希望家人在阴间一切顺利。
直到今天,人们烧的纸还是材质比较粗糙的颜色比较暗沉的纸。俗称“斗底纸”、“升底纸”。
如果已经去世的人没人烧纸,会发生什么事情?
按照中国人从古至今的观念,人们去世后在另外一个平行时空生活。还在世上的人给他们烧的纸就等同于他们在天堂可以使用的钱。如果没有人给去世的人烧纸,他们就无法在天堂随心所欲地购买自己想要和需要的物品。
烧纸这个行为不只是老年人在坚守,传统家庭的年轻人也在贯彻,孝道就是生前照顾父母无微不至,在父母长辈颐养天年之后,他们只能通过烧纸和经常上坟扫墓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思念之情。
去世的人如果没人烧纸,就代表着他已经被活着的人忘记了。有句话说得好:人有三个死亡阶段。
烧纸一,身体死亡。因为疾病或者意外导致的身体所有器官停止运行,是我们大家传统印象里的死亡。
二,灵魂死亡。尸体被推进火化厂焚烧变成骨灰的时刻,你的灵魂已无安家之处。
三,社会性死亡。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人记得你,没人关心你,没人到你的墓碑前看望你和给你烧纸的时候,你就是真的离开这个世界了。因为记得你牵挂你的人已经不在了。
烧纸,到底是习俗还是迷信?
对于烧纸能够流传至今,人们持有不同的意见,他到底是中国人几千年传下来的习俗,还是一种不够科学的迷信呢?
有一些人在烧纸的时候祈祷祖先保佑他升官发财行大运,但是现实生活中自己却不够努力,这种行为无非是仰仗先人的保佑,带有这样侥幸心理的人,用他的实际行动把烧纸变成了一种不科学的迷信行为。
但是对于其他的,只是想通过烧纸表达自己哀思的人来说,这只是一种流传千年从古至今的习俗。很多家庭的家风传递的就是孝道,一个孝字大于天。子女不仅在父母生前尽孝,在父母过世之后也继续贯彻孝道。
其实烧纸只是提醒人们不要忘记一个人,逢年过节地去看看故去的家人。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每个人都会离开人世,去世的人都会被人们慢慢地遗忘,烧纸和祭奠只是一种提醒还在世的人,不要忘记已经去世的亲人。
结语
总而言之,烧纸流传至今有他的道理,因此烧纸只是一个习俗,并不是迷信。烧纸代表了活着的人们对于家人的思念,也是一种对逝去的人的祭奠和纪念。毋庸置疑,烧纸应该继续流传下去,代表着中国的特色文化,也让人们的思念之情得以传递。
在包罗万象的今天,很多事情是存在即合理。请不要否定它几千年来行使的作用。当然小编也请各位注意,烧纸的时候需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条例,在指定地点焚烧。不能在城市的街头烧纸,起风容易引起火灾。
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都是多样性的,无论你能力接受和理解,请一定要尊重它。每个人都应该尊重自己不了解的文化习俗,求同存异才是共存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