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在跑步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坚持跑步多年,但是却从未涉足马拉松赛事的跑友。
在一起跑的过程中,我问他:今年有没有报名马拉松?
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却也让我陷入了深思。“没报,我跑步这么多年,一场马拉松都没跑过,也不想去跑。”
他的话语平淡如水,却在我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因为在大多数跑者心中,马拉松似乎成了跑步的终极追求,是检验自己训练成果、挑战极限的舞台。而他却以另一种姿态诠释了跑步的真谛。
“如果没有马拉松,你还会继续坚持跑步吗?”他反问了我一句。
我愣了一下,如果是在刚开始跑步的那几年,不跑马拉松,我可能就不会继续跑了,当年对马拉松实在是痴迷,在春秋季的每个周末,不是在跑马,就是在去跑马的路上。
但现在的话,我会坚定而有力的回答:会啊,当然会!
1、无需通过马拉松来证明什么。
很多人跑马拉松,是为了给自己一个跑步的动力,为了挑战自己,为了检验自己努力的成果,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然而,那些只跑步,不参加马拉松的人,这些对他们来说都是浮云。他们不需要用马拉松来证明什么。
其实,每个人的跑步旅程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人追求速度,有人享受过程,有人则为了挑战自我。
而他们只是单纯地喜欢跑步带给自己的那种自由与释放。跑步的价值并不在于你是否参加了马拉松,而在于你是否在跑步中找到了自我,是否享受到了跑步带来的乐趣与满足。
2、不忘跑步的初心。
马拉松毕竟是一项极限运动,对身体的负担不小,长时间的高强度耐力运动,很容易造成膝关节的损伤。
而我们跑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追求健康,而非迎合大众的竞技热情。
每天轻松的跑个几公里,不追求配速,也不追求距离,这种温和的跑步方式,不但可以享受到跑步的乐趣,还能收获健康的体魄和愉悦的心情。
对我而言,跑步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无需外界认可便能持续下去的习惯。马拉松虽好,但绝非跑步的全部,健康才是最终的归宿。
3、节省开销。
跑一场马拉松,其实要花费的钱还是挺多的。
参赛报名费、装备购置、交通住宿等加起来,少则几百块,多则大几千。如果是去国外跑一场,几万块是少不了的。
所以,不跑马拉松,一年下来可以省下好多钱,而且也更健康。
对我而言,这些钱我更愿意花在家人身上,或者投资自己的兴趣爱好上。
4、陪伴家人,比奖牌更重。
为了备战马拉松,每天都要抽好多时间去训练,一到周末,又花好几个小时去跑一场长距离。本来因为工作的原因,陪伴家人的时间已经不是很多了,再加上跑步训练,就少之更少了。
而不跑马拉松,每天简单的运动个三四十分钟,不但可以释放压力,保持健康,还能确保整体生活的和谐。
跑步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以更好的状态去爱家人,去承担家庭的责任。马拉松虽能带来短暂的荣耀与满足,但家人的陪伴与幸福才是永恒的追求。
5、享受跑步的乐趣。
参与马拉松赛事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精神追求,象征着挑战自我、突破极限。
但对于不跑马拉松的人来说,跑步追求的不是名次和成绩,而是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每当他们踏上跑道,耳边是风的低语,眼前是不断变换的风景,心中则是无尽的宁静与平和。他们享受着每一次呼吸间的律动,感受着身体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在跑步中,他们找到了释放压力的方式,找到了与自己对话的机会,更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与方向。这种由内而外的快乐与满足,是任何奖牌都无法替代的。跑步,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健康的追求,一种对家庭的责任,更是一种对自我的认知与超越。
即使不跑马拉松,我们依然可以热爱跑步,享受跑步带来的乐趣与幸福。
因为,真正的跑步者,从不在乎终点的辉煌,只在乎沿途的风景与心灵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