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我们华夏民族的发展历程中,从来不缺巾帼英雄,而今天我们要讲述的这个不让须眉的女性叫黄炳秀,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个优秀党员。
1973年黄炳秀当选为湖南省委书记和中央候补委员,前途一片光明,就在人们都认为这将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书记时,
她却在四年后辞去了这个职位。
工作十年,黄炳秀从村支书成为了一省书记,是什么原因让她晋升的如此之快的呢?又是因为什么,她才会选择主动辞职的呢?
村书记黄炳秀
黄炳秀出生于日军全面侵华的第二年,这一年她出生在了湖南慈利县的一个村子中,和大多数人一样,黄炳秀从小生活在非常贫困的环境中。
在当时,面对动荡的社会和不断的天灾人祸,黄炳秀一家几乎很少能吃到一顿饱饭,每天都在为明天的吃食而努力劳动着。
就这样黄炳秀慢慢的长大了,
在日本战败、解放战争胜利后,大家伙的日子慢慢的变得好了起来,大家都能有饭吃有衣穿了。
在黄炳秀14岁的那年,
在村里的提倡下,她和村里其他未成年的孩子入学读书
,但这也仅仅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基础。
由于当时的教育资源的短缺,
当地的每个孩子只能接受三年的基础教育,只有学习优秀的孩子才可以升学,学习更多的东西。
黄炳秀上了三年的学,没有得到升学的机会,
于是就返回村子工作,在这时她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是帮村里算账收款的收银员。
在我国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改造中,黄炳秀投身其中表现非常的突出,
虽然她是一名女性,但是却丝毫不输其他的男人。
在之后的几年工作中,黄炳秀走进了我党的视野,凭借着她优秀的表现,成功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日后的工作中,黄炳秀越来越熟练,经验越来越丰富,
在她21岁那年被任命为村支部书记,成为了肩扛一个村子的干部。
但是坚强的黄炳秀并没有害怕,反而是动力十足的带领着村民进步
,当时村子里耕地比较少,也没有什么正经的路,这严重的妨碍了村子的生产。
于是黄炳秀就带领大家一起清理石头,开垦新地,在大家的配合下,成功的建造了一个农场,并且还修建了一条出村的大路。
不仅如此,在之后的时间中,
黄炳秀是村里哪里不足,就带着村民向哪里努力
,逐渐的将村子打造成了农业生产基地。
由于当时的生产工具较少,
黄炳秀带着村民们用铲子、镐子和锄头,一下一下的将土地开垦出来,将农场建设起来。
为了满足农场的用水需要,还亲自和村民们挖井开源
,给农场的灌溉提供充足的水源供应
。
不仅如此,
考虑全面的黄炳秀还积极的邀请农业专家前来指导
,全力改进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作物的挑选。
在黄炳秀的带领下,村子早早的达成了“两季三收”以及“亩产一千五百斤”的成就,不仅给村子带来了更好的生活水平,还为国家支援了更多的粮食。
成绩如此优秀的黄炳秀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不仅是本村的村民夸赞她、敬重她,连领导也对她颇为关注。
她用积极的态度、灵活的头脑、无私的品格,带领着村子大步向前,最终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升任的黄炳秀
在黄炳秀取得了如此非凡的成就之后,本着能者居上的原则,
黄炳秀被升任为慈利县的常委,在工作期间表现良好。
接下来,
黄炳秀还担任过常德县的书记,以及公社的书记
,不管她到了什么地方,都将当地治理的井井有条。
表现优秀的黄炳秀年仅三十多,就被提拔到了省里担任常委
,在三十五岁的时候,更是当选为省委书记,足以证明黄炳秀的能力之突出。
但是在四年之后,黄炳秀就主动的辞去了职务,她表示,现在这个时代是发展迅速的时代,每天都要用更新的眼光看待事情。
黄炳秀还是因为自己的学历而感到了吃力,她才下定决心,
不能辜负党的期望,不能耽误国家的发展。
于是在任四年,还不到四十岁的黄炳秀毅然决然的放弃了之后大好的前途,决定将自己的职位让给新时代的优秀人才。
黄炳秀始终对党深信不疑,
她认为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才能彻底的发展和崛起
,这个过程需要有大量的人才去努力和付出。
她不想做我国发展道路上的“拖累”,占用国家宝贵的政治资源,于是下定决心,在这个大好年华,放弃了自己的仕途,回归家乡。
不忘初心黄炳秀
在当初黄炳秀离开村子升任县里的时候,
大家都觉得黄炳秀成为了一个“大人物”,
也担心她会逐渐的疏远这些父老乡亲。
后来黄炳秀成为省委书记的时候,村里的上上下下更是对黄炳秀从“敬重”慢慢的变为了“敬畏”。
后来黄炳秀回家时发现了这个现象,她对大家说,
自己不是神仙,和大家一样是个有血有肉的人
,自己只是做好了该做的事,大家没有必要觉得她“高不可攀”。
黄炳秀始终将这些村民当成自己的家人,无论取得了怎样的成就,还是这个村子的一份子。
在讲完之后,大家都纷纷的鼓掌,所有人都放下了心中的担心,
原来黄炳秀还是那个曾经带领他们“开疆扩土”的村书记。
而辞去职务回到村中的黄炳秀更是不止一次说,是历史将她推上了省委书记的位置,现在党中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他们比她更适合带领全省人民去发展和进步。
黄炳秀也回到了心心念念的村子里,
继续为新中国的发展发挥着自己的才能
,在她的影响下,很多人为了建设家乡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很多有才华有能力的人才脱颖而出,黄炳秀用自己的辞职,为所有真正有才华的人,铺设了一条真正可以发挥能力的大路。
结语:
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
无数为人民办实事,奉献出自己的才华甚至是生命的人才不断出现
,在这些先辈的带领下,新中国上下一心、快步向前。
黄炳秀的事迹也激励着无数的后辈,
敢于舍弃功名利禄,不忘初心,以祖国的建设为先,为新中国的前进装上了强力的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