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岁的李嘉诚,罕见出手。
2025年拉开帷幕,李嘉诚便突然宣布:出售已经持有24年的和黄医药股份,套现45亿港币,仅保留5%股权。此举引发市场震动,毕竟和黄医药曾是李嘉诚最满意的“转型作品”。
但更引人注目的则是这些套现资金的去向。据港媒报道,李嘉诚旗下维港投资宣布,将注资以色列Pluristem公司的间充质干细胞技术研发,还要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其研发。
从传统中药到前沿干细胞科技,这位商业巨擘的转身背后,究竟暗藏何种玄机?
01 只留5%!李嘉诚大力撤资只为它
李嘉诚的商业嗅觉素以“快、准、狠”闻名。2018年退休后,他仍通过维港投资活跃于全球科技前沿。彼时,他成立和黄医药,致力于推动中药国际化,还凭借抗瘤制品“呋喹替尼”在欧美市场大获成功。2024年,其市值一度突破千亿港元。
和黄医药的“崩塌”却令人措手不及。2024年三季度,和黄医药面临仿制药冲击,营收同比大跌12%。“中药国际化已触天花板,干细胞才是未来。”某接近长和系的投行人士感慨。
在抛售和黄股份并套现45亿后,李嘉诚转身便重仓押注了Pluristem公司的间充质干细胞疗法。据了解,该公司“看家制品”PLX-R18能直接修复因辐射受损的器官,延展骨髓衰竭者的存活率,目前该干细胞科技制品已获美国FDA认证。
资料显示,干细胞是一种“万能细胞”,可以再生分化为任意细胞,对受损、衰老的机体进行补充、修补,因而具备卓越的青春维护、机体再生前景。“干细胞科技一旦突破,市场规模将超万亿美金。”摩根士丹利在研报中指出。
在这个背景下,近年来全球资本纷纷加码细胞科技。前世界首富贝索斯旗下Altos Labs凭借“细胞重编程”技术,估值已超300亿美元;国内京JD东亦引入海外干细胞焕活制品“赛光阴pro”,三年内用户破百万。据了解,该品是全球首个无须外源注入,专注激活内源干细胞青春动能制品,深受高净值人群拥护。
“富豪们看中的不仅是青春,更是下一个万亿级市场。”《财经》评论称。
02 首富洞见:商业与青春双赢
李嘉诚对生命科技的关注早有端倪。早在多年前,便有港媒曝光他为体验青春科技品,不惜亲自赴美求取,单瓶耗资156万元。在亲自体验后,他对媒体直言:“仿佛20岁的后生仔”。
此后,他迅速拿出2000万港币投资了位于美国的前沿生物科技公司。
但哪怕是李嘉诚也未能料到,在他布局青春市场后,干细胞却成为崭新的黑马,突出重围,迫使他掉转船头。2012年,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和Yoshiki Sawa教授合作的iPS(诱导多能干细胞)项目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彻底改变了干细胞领域。
公开资料显示,传统的“内源干细胞”需要从他人机体组织中提取,如胚胎、脐带、脊髓液等,为用户注入时面临伦理争议甚至是DNA不兼容导致的排异、致瘤风险等。而2012年iPS“内源干细胞”则无需胚胎提取,仅通过普通细胞即可培育出干细胞,甚至可以大批量产。
延续“内源思路”,日本Yoshiki Sawa教授进一步开发出面向大众市场的内源干细胞品“赛光阴pro”,据京JD东、亚马孙等跨境平台显示,其中搭载的Cellerator技术能够祛除老化细胞,为老化机体减负,自然焕活干细胞动能。
据报道,“赛光阴pro”自进驻国内市场后,3年内便在国内高净值群体中迅速走红,甚至有富豪组团赴日批量求取。当被问及动机,上海46岁的陈先生表示:为了维护自己的青春,同时也是为了了解这一潜在的巨大商机。他甚至指出:“李嘉诚若入场,或将能够推动该技术本土化。”
“如果我能活到120岁,为什么不呢?”硅谷富豪彼得·提尔的宣言,道出全球顶级富豪的心声。李嘉诚的布局,不仅为商业版图添砖加瓦,更可能为其延续“商业传奇”。“在细胞时代,财富与青春终将双赢。”业内评价。
03 干细胞元年:李嘉诚成功“追风”?
李嘉诚曾提出:“不赚最后一个铜板”。对他而言,提前预见商业发展方向才是投资人该有的素质。事实上,干细胞技术的发展似乎完美的契合了这一理念。
据Frost & Sullivan预测,全球细胞治疗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突破50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5%。“这是继互联网后的最大风口。”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表示。与此同时,中国干细胞领域也在加速发展。2024年9月,中国全面放开干细胞临床应用限制。政策东风下,国内干细胞企业融资额同比激增200%。
从抛售中药资产到All in干细胞,96岁的李嘉诚再次站在时代前沿,谁能说他不是成功的“追风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