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目前,《哪吒2之魔童闹海》全球票房已经超过115亿元,超过《复仇者联盟》,向着第十名《狮子王》发起冲击,即将超越。
关于这部电影,到电影院看了两遍,后来又在电脑上刷了两遍抢先版,四刷后才对于申公豹有了不同时间段的解读和理解。
一刷《哪吒2》看到申公豹的极限反转,看到他从第一部的反派变成了第二部“正义的光”;
二刷《哪吒2》看到申公豹内心也有着很多的委屈求全,在家里人心中他是榜样,在玉虚宫他是异类;
三刷《哪吒2》看到申公豹其实知道玉虚宫里有很多的污秽和龌龊事情,太乙真人就曾经说过捕妖队的前任队长就是申公豹,他也做了很多抓捕妖怪的事情,也知道玉虚宫将妖怪炼制成丹药;
四刷《哪吒2》才懂得,申公豹说到底付出的这一切从头到尾都只是为了“十二金仙”的名额,这只是“小我”;太乙真人无欲无求的“大我”才让他得到十二金仙的位置。
元始天尊为什么不给申公豹“十二金仙”名额?
在《哪吒1之魔童降世》里元始天尊在镇压混元珠后将其分为灵珠和魔丸,然后直接将教导的重任绕过了申公豹,给了太乙真人,还说只要完成的好就将最后一个“十二金仙”的名额给他。
起初都以为元始天尊不给申公豹名额是非常不公平的,但如果我们看完《哪吒2》后才知道,申公豹进入玉虚宫就为了一件事情:出人头地。
申公豹的“小我”
申公豹是无量仙翁引进的玉虚宫,先前还是捕妖队的队长,也就是说他是知道玉虚宫将妖怪炼丹的真相,但他还是帮无量仙翁干了,没有任何的反驳。
在得知师尊将十二金仙的位置给了太乙真人后,他极为不甘心,于是陷害太乙真人将灵珠偷盗出来和龙族勾结,这才出现了灵珠敖丙和魔丸哪吒。而且还三番几次想要杀死哪吒,在敖丙身份暴露后甚至还想要毁灭陈塘关杀人灭口,作为神仙的申公豹这种行为和无量仙翁有什么区别,没有丝毫慈悲之心。
申公豹做这一切都是为了证明,都是为了家里人的期待,都是为了出人头地,就像《人民的名义》里祁同伟一样,祁同伟为了副省级也是不择手段,甚至杀死资助他的发小同学陈海,在他担任省公安厅厅长期间将家里人能安排的都安排了,就差点将村里的狗拉倒公安局当警犬的地步。
大家可以想象下,如果申公豹成功当上了十二金仙,他做的事情会不会和祁同伟差不多了,他会将家里人(自己的弟弟申小豹、父亲申正道)都会安排也是说不定的。
也就是说申公豹成功后很难保证他不会给家里人开后门。毕竟人性都是善变的,执念太重的欲念最容易迷失心智,在某些时刻做出错事。
太乙真人的“大我”
太乙真人虽然看着非常不靠谱,没有一点仙人的飘逸和仙姿,但他至纯至善,做事情没有掺杂任何的私欲,问心无愧!
1、他从来没有因为申公豹是妖怪而将他当成异类,一直喊他师弟,这从申公豹对太乙真人的多次大胆行为就知道;
2、即便是知道哪吒是魔丸也没有区别对待,教导魔丸时也是非常温柔,全心全意引导哪吒往正确的方向发展;
3、在哪吒和敖丙抗天雷的时候,他也是毅然决然、没有丝毫犹豫就上去救下了哪吒和敖丙,即便是因此造成他损失了几百年的道行。这个放在申公豹身上他绝对做不出这件事情;
4、在得知师兄无量仙翁的所作所为后他并没有选择忍气吞声,而是直面怒斥无量仙翁,站出来反抗,直言仙家的黑白不分,一直站在哪吒敖丙这边战斗到底。
总而言之:
太乙真人和申公豹两个人虽然有着人妖之分,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本心,太乙真人虽然看上去不靠谱,但他有着自己的底线和为仙原则,不会因为任何事而乱心。
而申公豹则亦正亦邪,在得知玉虚宫真相后选择了同流合污,为了自己的前途可以牺牲掉任何人,违背自己的初衷。
归根结底,申公豹的“小我”和太乙真人的“大我”表现的淋漓极致,不管是谁都不会将十二金仙的位置给申公豹的。
申公豹还需要磨练心性,所以很多人都说申公豹就像是《人民的名义》的祁同伟。
太乙真人是理想,申公豹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