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为什么不敢轰炸基辅?原来背后另有深意
俄乌冲突的战场就像一盘复杂的棋局,这不只是关于几个国家间的矛盾,更是军事力量与战略智慧的较量。回顾过去24小时,俄军在多个战线上展开了攻势,目的明确:通过战场上的突破来实现地缘政治中的重大胜利。
然而,有心人士却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为何俄军不敢深入基辅扔炸弹?
1、俄军前线火力全开
首先来看俄乌前线战斗情况。
在库尔斯克战场,俄军如同准备充分的棋手,派出了太平洋舰队第155海兵旅、第7空降师第56空降团和第1434车臣-阿赫马特特战团,向着苏贾外围的库里洛夫卡和卡米舍夫卡展开猛烈进攻。
接下来是哈尔科夫,这个地方一直是冲突的前沿。在此战场,俄军可谓疯狂,每日发射300架巡飞弹和无人机,如同下棋中的车轮战法,试图撕开乌军的防线,让对方疲于应对,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
而在西维尔斯克方向,俄军动用了摩步第123旅及南方军区部队,以多点攻击形成包围之势,将北格里霍里夫卡等地区纳入攻势范围。
在恰索夫亚尔,俄军派出的第98空降师、摩步第6师、第27炮兵团,以及无人机部队,从东北方向包抄乌军阵地,为的就是形成围点打援之势。可见,俄军现在已经在前线发起全面进攻。
2、为何俄军不敢深入基辅扔炸弹?
此外,据环球网报道,乌克兰首都基辅突然传出密集爆炸声,其市长克利奇科表示,别看乌克兰的防空系统一直在高效运作,但面对不断升级的攻击威胁,首都的安全形势依然岌岌可危。
说到这里时,有心人士突然注意到“不同寻常的一点”:不论从火力优势还是战术上说,俄军都拥有绝对的制空权,既然如此,为何不直接深入基辅扔炸弹,以地毯式轰炸结束战斗呢?
答案不在于俄军的实力不足,而是因为乌克兰的防空系统大多密集部署在基辅各处,这就让俄罗斯必须在经济性和损失风险间进行深思熟虑的权衡,否则任何深入的空袭行动都是九死一生。
换言之,俄罗斯空天军依托图95、图22等轰炸机,在乌军防空射程之外发射空射型巡航导弹,原因不仅在于规避高空进入敌人防御圈的危险,还在于减少可能的人员和装备损失。
3、眼看美俄会谈,欧乌互相甩锅
当然往更深层次分析,俄军这样做的目的,还在于通过不间断的火力打击,破坏乌军物资供应链,以及士兵们的心理防线,最终层层瓦解防御,让胜利水到渠成。
值得一提的是,俄军进攻之际,还出动高规格代表团,与美在沙特展开会谈,经过长达4个半小时的讨论后,俄乌达成4项共识。
不难看出,乌克兰在国内外的应对上似乎略显被动。
更重要的是,乌克兰不仅要面对军事上的直接威胁,还面临着外交压力。眼看美俄绕开自己会谈,乌克兰对西方国家的不满也悄然滋长。
乌克兰第108营的指挥官甚至直言北约的训练方法不符合现代战争,这直接突显出乌克兰对西方战略的不信任。西方媒体则认为,明明可以通过高科技和协同作战来击败敌人,而乌军却依旧沿用苏联式的大规模火力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