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受到的打压最轻吗?
我们先来看看,当年与雍正争夺储君之位的诸皇子结局都是如何的。
皇长子胤褆。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十一月,因魇咒太子允礽,谋夺储位,胤褆被削爵囚禁。此后,胤褆被囚禁在高墙内达二十六个春秋,直至雍正十二年十一月初一日被幽死,终年六十三岁。皇次子胤礽。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第二次坐上皇太子之位的胤礽再次被废黜,禁锢于咸安宫。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十四日幽死于咸安宫,终年五十一岁。不久,雍正追封为胤礽和硕理亲王。皇三子胤祉。雍正六年(1728年)六月,胤祉被人告发向苏克济索要贿赂,雍正震怒,将他降为郡王。雍正八年(1730年)二月,又被进封为亲王,但不久在五月,胤祉在胤祥的丧礼上举止轻浮,且毫无忧伤之色,雍正再次震怒,下诏削爵,将他幽禁在景山永安亭中。雍正十年(1732年)闰五月,胤祉逝世于禁所,清廷以郡王例将其安葬。皇八子胤禩。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初五日,雍正在坐稳皇位后,胤禩被革去黄带子,削爵,由宗人府除名。二月初七日,胤禩被囚禁于宗人府,身边仅留太监二人。三月初四日,胤禩被迫改其名为“阿其那”。九月初八日,胤禩因呕病卒于监所。皇九子胤禟。雍正三年(1725年)七月革爵。雍正四年(1726年)初,胤禟被革去黄带子,削除宗籍。八月,雍正定罪状二十八条,送往保定,加以械锁,暂交直隶总督李绂监禁,同时令其改名“塞思黑”。九月,胤禟在狱中被折磨而死,终年四十三岁。皇十四子胤禵。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胤禵被革去王爵,降授固山贝子。雍正四年初,胤禵被雍正再次革去固山贝子爵,囚禁于景山寿皇殿内。雍正十三年(1735年)正月,雍正驾崩,乾隆即位,胤禵被下令释放。乾隆二年(1737年),胤禵被封为奉恩辅国公,乾隆十二年(1748年)封多罗贝勒,乾隆十三年(1749年)晋为多罗恂郡王,并先后任正黄旗汉军都统、总管正黄旗觉罗学。乾隆二十年(1755年)卒。
了解除胤外,与雍正对抗的其余诸皇子的结局后,我们再来了解下胤的结局是如何的。
胤。雍正二年(1724年)四月,被雍正帝圈禁革爵。乾隆二年(1737年),乾隆继位的第二年,胤与胤禵一同被释放,授辅国公爵,乾隆六年(1741年)九月初九,胤病死,终年五十九岁,以贝子礼安葬。
如此看来,其实胤被雍正打压不是最轻的,最轻的反而是皇长子胤褆、皇次子胤礽,其中胤褆虽史书并没有明确记载雍正是如何对待的,但是从第十四子弘明、第十五子弘屯皆为雍正十年所生来看,胤褆的待遇不会差,至少是衣食无忧;胤礽死后,雍正还追封他为和硕理亲王,就单凭这点生前胤礽的待遇也应该不会太差的。
因此,从以上来看胤在雍正朝受到的打压,确不是最轻的。
当然,相对于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的悲惨结局,不但被削藩幽禁,还被迫改名猪狗这样的名字,在狱中更是受禁折磨来看,作为同属八爷党的胤来说,他受的打压还真是轻的。
那这里就有很多人不明白,为何胤同属八爷党,他受到的打压为何如此之轻呢?
这里很对答主都给了答案,但是个人认为这些答案都不是。首先有人说那是因为胤的母家背景极深,他的姑姑是康熙的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外祖父是太师果毅公遏必隆,曾外祖父是开国名将额亦都,因此不是雍正不想动他,而是雍正不敢动他,毕竟胤的母家势力太大,又是清朝的开国功臣之家,自然是忌惮不已。但试问隆科多家族的实力比胤的母家相比如何?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可雍正不还是将他连根拔起吗?
因此背景对于雍正来说根本不算什么,雍正是皇帝,这天下都是他的,那些家族能得到什么完全就是由他说,如此胤的背景对雍正根本不算啥,他真想打压胤,胤绝对是逃脱不了的,毕竟现在当家的不是康熙,而是雍正。
再有人说胤不被打压,是因为胤参与夺嫡事情不深,那试问皇三子胤祉深吗?不深吧,夺嫡时胤祉基本上可是在修书啊!可最后他还不是被接连数次以各种借口被降爵,之后更是被夺爵幽禁吗?因此深不深绝不是胤被减轻打压的主要原因。
其实胤不被如同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那样打压的原因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胤是个没有根基的皇子,他在朝政没有任何的党羽,没有一个官员是他的附庸,他就是一个“孤零零”的皇子,如此雍正根本就不用忌惮他什么,也没有必要过多的为难他什么。
再者胤在“九子夺嫡”中只是一个附庸于八爷党的一位阿哥,他不像皇三子胤祉那般有自己的党派,也不像皇九子胤禟虽依附八爷,但却有着自己的小团体(这点从他有无尽无穷的钱财供给八爷就可知一二),因此说白了,胤在夺嫡之中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有他没啥用,无他更没啥关系。
因此,在夺嫡之中,雍正与他并没有啥深仇大恨,更是没把他当作对手,而毫无根基的胤也并未对雍正造成啥威胁。如此,正是基于以上原因,雍正登基后,也并未对他有啥过多为难之处,虽将他幽禁,但也没啥为难。毕竟是自己的弟弟,又没有对自己做过什么,根基更是没有,也就没必要拿他去杀鸡给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