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为了刺激国内经济,苏联政府曾经开出了相当优渥的条件,试图吸引其他国家的企业前往苏联投资。甚至苏联领导人当时还给出了各种各样的保证,但是为何这些外国企业坚决拒绝在苏联投资,宁愿缴纳高额的关税出口商品,也不当地建厂生产?
想要弄清楚原因,就不得不说到美国的企业家阿曼德·哈默。出身于富裕商人家庭的哈默,自幼就在商业经营上有着相当高的见解,更是在上学期间就帮助自己的父亲挽回了自家的药品企业,这样的经历也让哈默早早成为了拥有百万美金的大富翁。
而就在此时,沙俄内爆发了红色革命,列宁领导的红军与白军进行全面战争。哈默的父亲其实也是一名共产主义者,更是美国共产党的一名创始人,更是与苏俄红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苏俄革命成功后,哈默的父亲还一度担任苏联在美国纽约的负责人。有着父亲的这层关系,哈默与苏联方面也是多有接触。到了苏联稳定后,哈默辞去了自己的医生工作,转而打算在苏联打造一个商业帝国。
可想而知,百废待兴的苏联对于哈默的欢迎程度,再加上父亲的影响力,哈默一抵达苏联就受到了足够的重视,就连列宁都亲自接见了这个“晚辈”,希望哈默能动用自己的小金库和人脉帮助苏联发展经济。
就这样,哈默当之无愧成为了美国企业在苏联的话事人,虽然当时的哈默只是一个光杆司令,但是在他的不断游说下,前前后后有数十家美国企业进入到苏联发展,其中不乏现在顶流的跨国企业。这时哈默已经成为美国企业在苏联的代表性人物,只不过还没有自己的企业。
直到哈默在苏联商店内受到“德国铅笔”的启发,面对售价是美国境内铅笔数倍的德国铅笔,哈默敏锐地嗅到了商机,打定主意可以在铅笔行业上有所作为。虽然哈默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但是他有着上百万美元的小金库,从德国挖来了重要的技术人员,在苏联建造了企业。
短短几年,哈默建立的铅笔企业就成为了苏联铅笔行业的龙头,同时还远销至海外市场,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获得了数百万美元的年利润。不过也正是因为太过优秀,以及苏联政策的转变,才让哈默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在斯大林当家做主后,大量的外国企业遭到了清算。斯大林打算将所有的生产全部控制在苏联人的手中,强行从这些外国投资者手中购买企业。而这些投资者只能得到一大笔的苏联卢布。
虽然卢布很多,但是苏联却限制包括哈默在内的他国投资者将卢布兑换成其他货币,更不能购买黄金。也就是说,斯大林用一堆废纸换了这些投资者在苏联的资产。
虽然最后苏联也松了口,允许投资者用卢布购买沙俄时期的艺术品,但是在苏联匪夷所思的定价中,投资者只能带走寥寥无几的艺术品。有着这样的惨痛教训,就算苏联在80年代主动邀请他国投资者在苏联投资,也没人愿意自投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