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唯一一个从农民起义然后统一天下的帝王,就是朱元璋。
开局一个碗,终局坐江山。
但是朱元璋的成功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北面有苦苦支撑的元朝、东有张士诚、西有陈友谅,要说对朱元璋威胁最大的就是陈友谅。
双方在鄱阳湖附近展开决战,明军大概20万人左右,陈友谅多达65万人,大小火炮、火铳、火枪、弓弩轮番上阵。陈友谅手下还有一个叫张定边的将领,差点要了朱元璋的命,得亏常遇春一个冷箭,射伤张定边,朱元璋才幸免于难。
战争的结果就是朱元璋胜利,陈友谅战死。
之后,陈友谅的儿子
陈理
继位。
陈理继位的第二年,朱元璋亲征武昌,陈理的丞相张必先被擒,陈理大乱,直接投降。
有一句俗语叫: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
但是没想到的是,朱元璋居然放过了陈理,还给他封为归德侯。为什么朱元璋不杀了他呢?
首先,可以想到的是,朱元璋要
收买人心
。
朱元璋之所以不杀他,主要是因为陈理是第一个投降的割据政权。对于他的下场,其他证券也在观望,如果陈理被杀,其他人一看,反正投降也得被杀,还不如拼一把。
反之,朱元璋对他好吃好喝好招待的,还给他弄了一个官当当,虽然没有什么实权,总之活下来了。
其次,陈理就是一个小孩子,朱元璋可能真的有点心软。
陈理1351年生人,此时也就13岁大,这时候的朱元璋已经生子,大儿子朱标还比陈理小四岁,不难理解朱元璋确实动了恻隐之心。况且,他觉得这么小的年纪,多少手握兵权的人都翻了车,更何况是一个小孩子。
最后,应该是朱元璋对陈友谅还是有点敬佩的。
朱元璋和陈友谅有啥大仇吗?不过就是争地盘而已。虽然两个人是敌对关系,但是对待元朝的态度还是大致相同的,就是干。再看看另一个对手张士诚,胸无大志,还是个软骨头,最后还投靠了元朝。
所以朱元璋对陈友谅还是有点敬佩的,最后技不如人罢了。况且,陈友谅俩儿子,大儿子被抓后,没有记载了,估计被干掉了。就剩下个小儿子,也算留个后人吧。
而送他去高丽,是死是活可就跟朱元璋没啥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