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阶智能驾驶”到“驾驶辅助系统”,国内车市正在掀起一轮智驾“更名潮”。
近日有媒体报道,针对近期工信部的要求,比亚迪“天神之眼”正式更名为“驾驶辅助系统”,天神之眼ABC三套技术方案分别更名为:驾驶辅助三激光版、驾驶辅助激光版、驾驶辅助三目版,代客泊车功能更名为“下车泊入”。
此次更名背后,无疑是比亚迪对于工信部严格规范驾驶辅助系统功能宣传边界的积极响应。4月16日,工信部组织召开了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围绕驾驶辅助系统测试、宣传、功能安全等多维度提出了新要求。
具体要求包括:不允许未经审批的公开测试,禁止拿用户做测试;不得夸大和虚假宣传,不能出现自动驾驶、自主驾驶、智驾以及高阶智驾等名次,要按照自动化分级标准,使用(组合)辅助驾驶;禁用代客泊车、一键召唤、远程遥控等功能,用记忆泊车代替;降低频繁OTA,做好版本的风险管理,验证充分再推送上车……
在工信部的严格规范之下,近段时间以来,国内已有多家企业连夜更改智驾功能的相关宣传。除了比亚迪之外,地平线已经将“高阶智驾”更改为“辅助驾驶”,发布了HSD城区辅助驾驶系统。
4月19日,在阿维塔06的上市发布会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也特别强调阿维塔06所搭载的华为乾崑ADS 3.0属于驾驶辅助范畴,是L2,不是L3自动驾驶。4月21日晚,正式启动预售的魏牌全新高山也将Coffee Pilot Ultra智能驾驶系统更改为了Coffee Pilot Ultra辅助驾驶系统。
作为上半年汽车行业最盛大的汽车展览,2025上海车展即将于4月23日拉开大幕。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时代,从座舱到驾驶领域的智能化已经成为了一辆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竞争力。而基于工信部的严格规范可以猜测的是,本届上海车展,国内车企很有可能将集体更名其智能驾驶系统为“驾驶辅助系统”。
那么新的问题来了,当汽车企业集体回归更加理性和规范化的“组合驾驶辅助”时代,部分功能名词被禁用,车企们又该如何打造和突出驾驶领域的智能化卖点,提高自我竞争力?
安全很有可能成为一大突破口。事实上,虽然今年以来,智驾已经成为了行业技术竞争的新一轮高地,多家车企更是在一季度掀起了“智驾平权”的热潮,但下沉市场消费者对于驾驶领域的智能技术认知相对较低。近几年以来因为智驾功能导致的安全事故频发,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下沉市场对于智驾热潮的信心。
所以在智驾宣传功能和测试验证标准的严格规范之下,对于车企们而言,要想在技术领域突出重围赢得消费市场的认可,比更名为“辅助驾驶系统”更重要的是,提高并充分智能汽车全生命周期的产品安全体系,规范辅助驾驶的功能宣传。
虽然在此次上海车展之前,工信部及时为智驾踩下“刹车”,收紧了对于L2级辅助驾驶的监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车企们的技术和产品发布规划,但本届上海车展,智能化仍然是各车企发布会的重点内容。
据了解,今年上海车展期间,一汽奥迪就将带来与华为联合开发的驾驶辅助系统,该系统采用了双激光雷达与视觉融合感知方案,可实现无图L2++级驾驶辅助能力。
作为自主新势力阵营的销量冠军,理想汽车将在本届车展上正式发布理想L6智驾焕新版。被外界称为“杭州库里南”的极氪9X将迎来全球首秀,作为千里浩瀚H9智驾方案的首发车型,极氪9X的智能驾驶能力等级将达到L3级。
广汽埃安与滴滴自动驾驶共同打造的全球首款前装量产L4 Robotaxi也将迎来全球首发,该车型将搭载10颗激光雷达,算力将达到2000TOPS。可见,在本届上海车展,围绕驾驶领域的智能化比拼,仍然是各车企参展发布的重要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以来,国内已经有多家车企公布了L3的落地规划,其中小鹏汽车表示将在今年下半年实现L3级智能驾驶的软件能力和体验,包括鸿蒙智行以及广汽集团也计划在年内启动L3车型的量产上市。这意味着,今年仍然很有可能成为L3的进化元年。
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已经势不可挡,汽车智能化技术日新月异,迭代速度越来越快。基于这一趋势,我们认为,在这一过程中,车企既要顺应趋势,跟随趋势,但也要遵守相关法规,不能夸大和虚假宣传,要用技术和安全不断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