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胃健康】传承中医药文化,普及脾胃病防治与养生知识,解答民众健康疑惑,助力健康生活。
在众多食材中,鱼腥草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存在,有人说它是餐桌上的“生化武器”,避之不及,也有人对鱼腥草赞不绝口,认为它是清热解毒的能手。今天, 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黄穗平教授带大家一起走进鱼腥草的世界,探索其背后隐藏的奥秘。
01 鱼腥草,为何让人爱恨交加?
《名医别录》记载“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
鱼腥草,带有特殊的气味,爱之者为之着迷,不喜者嗤之以鼻,和榴莲、香菜、韭菜等食物有异曲同工之妙。鱼腥草,也叫做蕺菜(jí cài)、折耳根,客家人称之为狗贴耳,不同地方有不同叫法。
至于为何人们对它褒贬不一,这还与每个人的嗅觉感受器各有不同有关,简单来说就是基因决定了你对它的喜恶。此外,当然少不了后天环境的影响,比如从小吃到大的食物,时间一长就习惯了它特殊的气息,像贵州人的餐桌上一年四季甚至一日三餐都可以见到鱼腥草的身影,而对于从没接触过鱼腥草的朋友来说,它的气味太独特,相对难接受或者需要时间适应。
新鲜的鱼腥草带有一股较为浓烈的鱼腥气,不耐久闻。而鱼腥草阴干后,腥气消散,微发芳香,加水煎煮时会挥发出一种类似肉桂的香气,煎汁类似清淡的红茶汁,也有类似红茶的味道,芳香稍涩。
02 吃鱼腥草有什么好处?
鱼腥草性微寒,味辛略苦,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等清解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等疾。鱼腥草干品和鲜品皆可入药,不宜久煎,水煎或捣汁服用,亦可以捣敷或煎汤熏洗外用,好处多多。
清热解毒灭火气
说起鱼腥草的好处,不得不感叹一下中华食材的搭配之妙。四川火锅以麻辣著称,看着都是火辣辣,相信很多岭南朋友都曾疑惑过四川地区经常吃火锅难道不怕上火吗?其实,主要还是地区气候决定了地域性美食的不同,此外也离不开食材的搭配之妙。在四川火锅中,涮鱼腥草是一道当地十分受欢迎的火锅食材,火锅滚烫火辣,而搭配点鱼腥草刚好可以中和火气,鱼腥草性质微寒,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其寒凉之性可以牵制住火锅的炎热之性,让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减少了上火的烦恼, 这就是蕴藏在其中的中华美食搭配奥妙。
现代医学研究揭示,鱼腥草不仅具有强大的抗菌和抗病毒功效,还能有效对抗多种引发感冒的病原体。对于那些已经出现感冒症状,尤其是伴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的朋友,不妨试试加道鱼腥草菜肴。
鱼腥草还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故为中医治疗肺痈(肺脓疡)的要药。近年来在临床应用本品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用于大叶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及肠炎、腹泻等疾患,颇有疗效。
清痈排脓治肿痛
《滇南本草》记载鱼腥草:“治肺痈咳嗽带脓血,痰有腥臭,大肠热毒,疗痔疮。”鱼腥草是古人用来治疗肺痈(肺脓疡)的要药,近年来在临床将鱼腥草用于治疗大叶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及肠炎、腹泻、痔疮等疾患,颇有疗效。
鱼腥草捣烂或煎水外用治疗局部疔疮痈疽也是过去民间比较常用的居家自疗法。曾有一位客家朋友曾聊起,小时候她的皮肤经常长红肿热痛的大脓包,她奶奶就会去找来鱼腥草,新鲜捣烂给她外敷,屡屡见效。鱼腥草煎水局部熏洗,还可用治外阴瘙痒、痔疮发作等。
利尿通淋治小便
很多吃过鱼腥草的朋友都有所体会,吃完鱼腥草小便会增多,还与其利尿作用有关。鱼腥草利尿通淋之力强大,对于尿路感染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小便不畅有缓解作用。
推荐药膳——鱼腥草鲫鱼汤
材料:新鲜鱼腥草根100克,陈皮3克,生姜3片,鲫鱼1条。(2人份)
做法:鱼腥草洗净、摘成小段;生姜切片;鲫鱼煎至微黄,加水,放入鱼腥草、陈皮、生姜,煮半小时左右,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适合人群:适合上火人群,尤其是咽喉肿痛、口干口苦、咳嗽痰黄、小便黄、舌红苔黄的朋友,一周可吃2-3次。一般人群一周1-2次。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
END
科室介绍
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脾胃病科是“十二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是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是“岭南(华南)中西医结合诊治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学术联盟”“岭南中医消化内镜联盟”牵头单位。主笔编写全国多部行业指南,多项学术成果获得科学技术奖。
专科实力:作为岭南(华南)地区一流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早筛、早诊中医内镜诊治中心,具有高水平内镜技术,熟练开展无痛胃肠镜、超声内镜、胶囊内镜及消化道早癌微创切除、胆总管取石等高难度技术,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胰腺炎、肝性脑病等危重症抢救成功率高居前列。
中医特色:中医特色鲜明,坚持以中药封包、耳穴压豆、艾灸、温通刮痧、穴位贴敷、铜砭刮痧、中药灌肠、中药外敷等中医特色疗法综合治疗脾胃病及急危重症,以“三位一体”模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等,临床疗效显著。
初审 | 卢悦明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