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车巨头普遍面临高负债挑战。2024年,大众、丰田、福特等等总负债均超万亿元,负债率最高达84%以上。但是国内车企如比亚迪、奇瑞,规模增长远超国际车企,总负债也随规模增长,但是远低于国际同行,例如领导者比亚迪总负债才仅占营收的75%。
所以虽然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但是背后却是车企对研发、工厂、供应链的巨额投入,负债高并不意味着“危机”,而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尤为特殊的是,与国际巨头依赖“借钱发展”不同,中国本土车企负债结构更健康。
例如对企业生存和利润影响最大的有息负债,比亚迪有息负债仅占总负债的5%,吉利、奇瑞这一比例也在12%-17%,但是丰田、福特有息负债占比高达60%以上。中国车企更多依靠自身盈利和供应链合作解决资金需求,而非过度依赖贷款或发债,财务风险显著降低。
在新能源赛道,中国车企优势更明显。例如比亚迪的应付账款占营收比例仅31%,且向供应商付款周期仅127天,比部分国际车企快近60天。现在全球每卖出3辆电动车就有1辆来自中国,而更低的负债风险和更高效的运营,正为中国车企打开更大的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