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是吴承恩所编写的经典神魔小说,但其中融入了诸多历史事件与人物。比如,吴承恩借“玄奘天竺取经”这一题材,创作了唐僧西天取经的传奇故事,并在其中添加了唐太宗李世民、魏征等历史人物。对于李世民,吴承恩对他的描写非常简略,或许许多人只记得李世民在电视剧中亲自送唐僧踏上西天取经之路的那一幕。
如果你没有读过《西游记》的原著,或许会对李世民为何如此关注唐僧西天取经的事一无所知。原来,李世民曾在一次魂游幽冥界的经历中,与十殿阎王发生了不解之缘。那时,李世民作为大唐的帝王,政权稳固,国家强盛,民众安居乐业。但在他三十岁的某一天,突然身体不适,便召来了宫中的太医。然而,无论太医如何尽力,李世民的身体状况依然每况愈下,最后气绝而亡。
就在宫中哀嚎一片时,李世民却感觉到自己轻飘飘的,像是飘离了地面,进入了一个漆黑的地方。李世民抬头一看,只见一块牌匾上写着:“幽冥界”。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来到了地府。在他惊恐不已之际,幽冥界的入口处走出了一个人,李世民定睛一看,竟是他昔日的礼部侍郎崔珏。可奇怪的是,崔珏早已去世多年,怎么会出现在幽冥界呢?
崔珏告诉李世民不必害怕,并解释自己死后成为了幽冥界的判官,能够在生死簿上动手脚。李世民听后一阵欣喜,跟随崔珏来到了地府,见到了十殿阎王。让李世民没想到的是,阎王在见到他后,竟然亲自行礼迎接。这是因为在阎王眼里,尽管李世民已死,但他依旧是阳间的帝王,理应接受这一礼节。
而此时,崔珏也在生死簿上对李世民的死期进行了修改,将他原本的去世时间“贞观十三年”改为了“贞观三十三年”。十殿阎王查看生死簿,发现有误,立刻让崔珏带李世民走过奈何桥返回人间。
当李世民高兴地走过奈何桥时,阎王却突然开口说道:“我这里有东瓜、西瓜,只缺南瓜。”李世民听后,立刻答应:“朕回去后定会送来。”他自己也觉得奇怪,为什么阎王会需要南瓜呢?带着这个疑问,李世民跟着崔珏继续行进,却突然看到桥下的水中爬出了许多恶鬼,纷纷拉着李世民的衣服大喊:“李世民来了,李世民来了!”
李世民这才发现,这些恶鬼竟然是他生前所杀的人,其中还包括他的父亲李渊和同胞兄弟建成、元吉。在崔珏的呵斥下,恶鬼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尽管如此,这次遭遇仍让李世民吓得魂飞魄散。此时,崔珏见时机成熟,便叮嘱李世民:“陛下回到阳间后,务必举行水陆大会,超度那些冤魂,切勿忘记。”李世民答应了,表示自己还阳之后必定举行水陆大会,为亡灵超度。
随后,我们都知道李世民回到阳间后,立即寻找取经人,远赴灵山取经。然而,我们作为读者,心中仍有一个疑问:阎王为何要向李世民索要南瓜?而“南瓜”和“水陆大会”之间又有什么联系?
《西游记》一书充满了许多谜团,直到故事的结尾,许多问题仍未解答。比如孙悟空的启蒙老师菩提祖师究竟是谁?他为何精通三教并愿意在方寸山隐居?而十殿阎王索要南瓜,显然暗藏深意。如果我们把“南瓜”二字倒过来念,会发现吴承恩通过这一细节在暗示某种深意。
笔者认为,《西游记》全书弥漫着“扬佛抑道”的思想。比如,在取经路上,唐僧一行遇到多个信奉道教的国度,但在孙悟空等人的影响下,这些国度最终都转而信奉佛教,尤其是车迟国,国王最终不仅信佛,还亲自参与到佛教的传播中,而车迟国的护国法师虎鹿羊三仙则被孙悟空一一击败。
再来看大唐。李世民尚未魂游地府时,大唐一直信奉的是道教。值得注意的是,大唐位于南瞻部洲,代表着“南”方。因此,阎王向李世民索要的“南瓜”反过来念便成了“瓜南”。这里的“瓜”暗指瓜分,而“南”则代表大唐,意味着地府要瓜分李世民的大唐。然而,这里的“瓜分”并非指领土,而是指信仰的改变。正如如来降伏孙悟空后所言:“我慧眼遍观三界,唯有南瞻部洲,贪淫乐祸,杀戮甚多。”于是,阎王的这番话,实际上是为大唐的信仰变革铺路,也为西天灵山的佛教思想对大唐的影响做出了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