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6日,92岁的宋玉林在山西省昔阳县的大寨村去世。四天之后,按照当地的传统习俗,村里为她举行了盛大的遗体告别仪式。然而,尽管传统上应该将宋玉林与她1986年已经去世的丈夫合葬在一起,她的葬礼却并没有按计划与丈夫同穴安葬,而是两人分别下葬。这个安排让不少人感到疑惑,但当他们得知宋玉林的身份后,一切便豁然开朗。
宋玉林的丈夫陈永贵,是大寨村的传奇人物。他的墓位于大寨村的虎头山,墓地的规模和形式都独具特色,甚至与中山陵的设计极为相似。更加引人注目的是,这座墓地竟然配有高达228级的台阶!这一切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深意?为什么要为陈永贵修建如此宏伟的墓地?让我们回到陈永贵的生平,去探寻其中的原因。
陈永贵出生于1914年,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的一个贫困家庭。年幼时,父母相继去世,年仅几岁的他便成了孤儿。即使家境贫困,命运多舛,陈永贵却始终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在大寨村村民的帮助下,他努力撑起了自己的小家庭,过上了平凡却坚韧的农民生活。然而,一切在中国共产党到来时发生了转变。
在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进驻山西时,年约30岁的陈永贵被这支人民军队深深吸引。尽管陈永贵的家庭背景让他未曾接受过多少正规教育,但他在大寨村以好学有志出名。虽然已经年过三十,错过了最佳学习时机,陈永贵依然努力通过各种方式提升自己,积极主动接触共产党,了解它的理念。通过宣传队的讲解,陈永贵逐渐领会到共产党要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新中国的伟大理念,并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陈永贵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新中国成立后,陈永贵便全身心投入到大寨村的建设中。他首先担任了生产委员,帮助大寨村恢复战后的生产。凭借在农业生产中的突出表现,陈永贵迅速被提拔为大寨村党支部书记,后来又成为了农业社主任。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陈永贵决心带领村民们改变大寨村贫困的面貌,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大寨村位于太行山腹地,依山而建,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山区村庄。建村以来,困扰着村庄的就是“穷山恶水”的自然环境。在新中国刚成立时,大寨村仅有700亩耕地,而这些土地大部分分布在山地和陡峭的沟谷中,几乎没有适合耕种的平原。当地人形象地将土地状况描述为“七沟八梁一面坡”。面对如此恶劣的自然条件,陈永贵带领村民们展开了艰苦的奋斗,治理山川、改造土地。通过众人的共同努力,原本零碎的土地被改造成了一层层梯田,不仅改善了耕作环境,也扩大了耕地面积。
然而,除了土地问题,水源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大寨村。陈永贵带领村民们进行艰苦的劳动,成功改道引水,解决了村里长期存在的人畜用水困难,彻底改变了大寨村依赖天降甘霖的局面。通过这些努力,大寨村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显著提升。1952到1962年间,村里亩产从237斤跃升至774斤,成为全国农业生产的典范。毛主席也高度评价了陈永贵,称他是“穷山沟里出的人才”。
然而,1963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摧毁了大寨村所有的努力。这场暴雨连续下了七天七夜,引发了山洪,淹没了大寨村的农田。全村的800多亩土地遭受重创,130多亩被彻底夷为平地,其余土地几乎颗粒无收。洪水还毁掉了大量窑洞和房屋,80户人家中的78户无家可归。然而,得益于陈永贵的及时指挥,村民们在山洪来袭之前成功撤离,避免了人员伤亡。
面对这场灾难,陈永贵没有被打垮,反而鼓舞了村民们重振家园。他激励大家重新振作,表示尽管家园被毁,但只要活着,未来依然可以重建。陈永贵拒绝了外界提出的向政府申请援助的建议,他认为大寨村虽然遭受了灾难,但还未到绝境,不应在此时为国家增加负担。在陈永贵的带领下,村民们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抢修土地,恢复农业生产,并且在当年取得了不小的收成,甚至还上交了12万多斤公粮。
此次灾难后,陈永贵总结了“灾后生产管理经验”,并被山西省委高度赞扬,方法被推广到全国。此后,陈永贵和大寨村的事迹频繁出现在媒体上,甚至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评价。毛主席在看了陈永贵的经验总结后,称赞道:“大寨村的书记在穷山沟里写出了好文章啊!”陈永贵也成为了全国学习的榜样,毛主席亲自为其点拨,推动了“农业学大寨”的全国运动。
在1964年,毛主席邀请陈永贵到中南海,陈永贵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被邀请到中南海的农民。在那里,毛主席亲自接见了他,并与他共进晚餐,赞扬他是“农业专家”。这一切让陈永贵感动不已,也让他坚定了为国家和人民奋斗的信念。
1967年,毛主席提议让陈永贵担任山西省委书记,这一决定使得陈永贵从县级一跃升为省级领导。即便如此,他依然没有离开大寨村,仍然参与到村里的日常生产中。直到1975年,陈永贵成为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农民副总理,继续为国家服务。1980年,陈永贵自愿辞去副总理职务,但他依然没有停止为国家贡献的脚步,继续在各个领域发挥余热。
1986年,72岁的陈永贵因病去世。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农民和国家领导人,1993年,大寨村专门为陈永贵修建了墓地,墓地的设计仿照了中山陵的风格。陈永贵的墓地建有3组阶梯,分别象征着他在中央工作的8年、他72年的生命历程和38年的党龄。如今,这座墓地不仅成为了大寨村的红色旅游圣地,还永远铭刻着陈永贵为人民、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伟大的“大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