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蒋小姐真是凭一己之力,拯救了黄杨公主。
本以为黄杨公主的事,还会挂一段时间的热搜,结果蒋小姐的演讲一出来,大家就发现,她家庭的实力,可比黄杨公主强多了。
蒋小姐的演讲到底是什么?
01
她在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上,侃侃而谈:
“世界上如果任何一个女人买不起卫生间,我便不配称富足,如果世上有一个女孩因惧怕骚扰而不敢踏入校门,那便是对我尊严的践踏。”
听起来是多么有大爱啊,让人讽刺的是,她在采访时,说着同样话的时候,背后的两个路人正在打架,而这位有大爱的女生,视而不见。
很快就有网友扒出,这位“优秀”的蒋小姐,其实也是得益于父辈的托举,她能进哈佛大学,离不开绿某会副理事长周某峰的推荐信。
尽管她坚称“最终提交的是导师和上司的推荐信”,但他父亲的感谢信,明明白白写了对这个组织的感激,看到有网友质疑,又火速删帖,这一操作很难不让人浮想联翩。
蒋小姐自称从小父母离异,从未得到过父亲的托举,一路走来完全靠自己努力。
她还表示,读初中的时候,受到女同学的校园霸凌,把她拖到偏僻的地方被脱掉衣服。
去哈佛上大学,让她变得自信,也励志要成为一个对全人类有用的人才。
这口气,是不是很眼熟?
哦,对,那个说大美丽空气很甜的留学女生,也发表过类似的言论。
02
她们太知道怎么讨好别人了。
先把自己小时候说得很惨,然后不遗余力地夸赞对方,这种方式可太受西方的欢迎了。
事实上,蒋小姐家境富裕,她的父亲蒋某明是绿某会的前高管,母亲是律所股东,初中上的青岛56中虽然是公立,但在当地属于重点。
她能进哈佛,倒不是她学习有多优秀,而是那封重要的推荐信。
推荐信对于录取的重要,“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就曾说过。
她写了一本书,讲了培养女儿的过程,里面就讲到了刘亦婷能进哈佛,就是得到了美司法高官拉瑞的推荐。
可惜,很多父母只记住了捏冰挑战,而忽略了推荐信,回家拼命让自己的孩子捏冰,殊不知,就算你捏冰时间再长,也不可能跟哈佛有缘。
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会觉得,为什么有人看到“精英”就炸毛,是不是仇富?
其实并不是!
黄杨公主也好,蒋小姐也罢,她们不过是现象的冰山一角。
大家讨厌的背后,并非不喜欢精英,而是不喜欢精英的养成模式,这种模式越成熟,普通家庭的孩子越没机会。
以前寒门能出贵子,是因为高考公平,只要你努力,就有机会上高校,就能逆袭人生。
现在你会发现,有条件的父母,根本不用让孩子高考,早就另辟蹊径,让孩子通过留学再回来,一样可以获得重要的岗位。
他们嘴上口口声声说着大爱,眼里却根本没瞧得起过普通人,甚至在不遗余力,将普通人排挤在机会之外。
03
不信咱来看看蒋小姐的回应。
她说:“说我演讲烂的,我就笑笑。”
这里的笑笑,包含着不屑和嘲讽,意思是,嘲笑我演讲不好,你也配?
她称自己的演讲在海外火了,有几百万的点击量,演讲现场,哈佛园4万观众都起立了,从学校到宿舍,路上很多人过来夸她,要跟她合影。
最后还说,你们这些网络批评家,难道比哈佛的教授和宾客们更懂演讲?
蒋小姐可能没意识到,自己能得到掌声,并不是自己有多优秀,而是哈佛的身份。
那个说大美丽空气甜的女生,在演讲的时候,也得到了现场观众的掌声,但她后来承认,是教授特意交代了主题。
也就是说,掌声的获得,跟刻意的迎合有很大关系。
最搞笑的是,蒋小姐眼里的“全世界人”,还特意用破折号,强调是哈佛的教授和宾客们等,就不明白,他们真的能代表全世界?
你可以嘲笑我们不懂演讲,但没必要如此强调身份吧。
如果有一天,“全世界”真的被这些人代表了,那也真是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