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2日,丹麦的议会通过了一项重要协议,允许美国在该国建立军事基地,并向美方开放了卡鲁普、奥尔堡和斯克里德斯特鲁普三个丹麦军用基地的访问权限。这一决定引发了广泛的争议,批评者认为这种做法实质上是在削弱丹麦的国家主权,令人担忧。
这一战略举措的背景与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曾表现出的对丹麦格陵兰岛的兴趣密切相关。在2023年12月19日,丹麦政府便已宣布与美国达成了一项新的防务合作协议,内容允许美国军队及其装备在丹麦境内长期驻扎。经过多月的法律程序,协议终于获得了正式批准。
丹麦一向坚定地依赖于美国这一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上表现出极强的依附性。与此同时,丹麦又坚决决意,不惜一切代价为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持,以应对来自俄罗斯的威胁。这种全方位的支持不仅体现在资金上,更体现在实际军事装备的提供上。
在对乌克兰的援助方面,丹麦展现出无比的决心和大方的举措。丹麦在宣布将F-16战机交给乌克兰方面是全球第二个国家,且在所有国家中也是唯一一个愿意将全部火炮都提供给乌克兰的国家。此外,丹麦还是第一个与乌克兰签署双边安全协议的非G7国家(仅次于英国、法国和德国)。
在众多支持乌克兰的国家中,丹麦与比利时等国相媲美,毫不犹豫地对俄罗斯采取强硬态度,显示出一种不畏强敌的决心。这样的决策可谓是丹麦的坚决立场,令人不禁思考,难道他们内心深处对俄罗斯的畏惧,让他们如此不计后果地积极引入美军,并倾全力援助乌克兰?
从一个更深的层面来看,丹麦确实对某种威胁有所畏惧,但在对待不同国家的态度上却又显得无所畏惧。正是因为害怕俄罗斯的威胁,丹麦才愿意引入美军;而对美方的态度则表现出一种无所畏惧的勇气,因为美国的霸权特性与俄罗斯的气焰都是世人皆知的。这样的复杂心态,使得丹麦在国际关系中走上了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