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与以色列冲突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今天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这件事的由来。2025年6月13日凌晨,以色列对伊朗发动了大规模空袭,袭击了全国至少15个地点,包括德黑兰、伊斯法罕、大不里士等地。据报道,此次行动导致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指挥官霍赛因·萨拉米、伊朗武装部队参谋总长穆罕默德·巴格瑞等至少20名高级将领,以及包括核科学家穆罕默德·梅赫迪·特赫兰奇在内的9名核科学家丧生。空袭还摧毁了伊朗的关键核设施,如纳坦兹的主要浓缩设施,并严重削弱了其防空系统和雷达网络。
此次袭击的画面在6月15日出现在德黑兰一座桥上,悬挂着在空袭中殉难的伊朗高级将领的照片,引发了广泛关注。伊朗官员随后承认,这场突如其来的攻击暴露了其决策层的重大误判。
根据《纽约时报》对六名匿名伊朗高级官员的采访,伊朗领导层在核谈判失败后已准备应对以色列可能的攻击,但他们错误地判断了袭击的时机。伊朗预计以色列会在6月15日于阿曼举行的第六轮伊美核谈判之后采取行动,因此忽视了早期的警告信号,将其视为以色列为施加谈判压力的心理战。
这种自满导致伊朗未能采取必要的防御措施。例如,革命卫队航天部队指挥官阿米尔·阿里·哈吉萨达及其高级幕僚无视禁止在同一地点聚会的指令,在德黑兰一处军事基地召开紧急会议,结果在以色列空袭中全员丧生。伊朗官员表示,高级将领未前往避难所,而是留在家中,这一“攸关命运的决定”直接导致了重大人员损失。
此外,伊朗商会能源委员会成员哈米德·霍西尼指出,以色列攻击的精准性和破坏力完全出乎伊朗领导层的意料,尤其是对高级军事将领和核科学家的针对性打击。伊朗官员在内部通讯中愤怒地质问:“我们的防空系统在哪里?”“以色列怎么能攻打任何想打击的地方,而我们却无力阻止?”这些反应显示出伊朗在情报收集和防御准备上的重大失败。
伊朗的误判不仅源于内部决策失误,还与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的精心策划密切相关。据《华尔街日报》的一篇评论文章,伊朗低估了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的决心,以为可以继续拖延核谈判而不会面临立即的军事后果。特朗普曾提出一项允许伊朗在一定年限内进行国内铀浓缩的核协议,但伊朗拒绝了这一提议,并忽视了特朗普的60天最后通牒。
前《耶路撒冷邮报》记者、亲以媒体监督组织执行长吉尔·霍夫曼撰文指出,以色列的空袭行动是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策划数月的“障眼法”。国际媒体,如CNN和《卫报》,被误导报道特朗普不希望以色列发动攻击,称“以色列在美国未介入的情况下出手”或“特朗普无力阻止内塔尼亚胡”。这些报道使伊朗误以为攻击并非迫在眉睫,从而放松了警惕。霍夫曼认为,这种信息误导是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故意为之,旨在让伊朗低估风险。
事实上,特朗普在空袭前夕与内塔尼亚胡通话,并随后在社交媒体X上确认他事先知晓以色列的计划。这表明美国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默许了以色列的行动,尽管公开姿态显示特朗普试图保持距离,以平衡共和党内部对是否介入中东冲突的分歧。
伊朗官员在6月13日晚间才逐渐掌握损失程度,意识到其国防能力已被大幅削弱。据纽约时报报道,联合国核监督机构负责人拉斐尔·格罗西向联合国安理会报告,纳坦兹附近的空袭摧毁了伊朗主要的铀浓缩设施。
伊朗的“重大误判”源于其对以色列攻击时机的错误判断、对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决心的低估,以及对自身情报和防御能力的过分自信。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通过战略欺骗,成功误导了伊朗和国际媒体,使伊朗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受重创。这次事件不仅暴露了伊朗军事和情报系统的脆弱性,也使其在未来的核谈判和地区博弈中处于不利地位。伊朗的教训表明,在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中,准确的情报评估和及时的防御准备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