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边角料,生活添美好
桥下空间 别有洞天
城市里,不乏立交桥、高架桥等桥梁。如何开发利用桥下空间,更好地造福于民,是检验城市工作精细化、人性化程度的一项指标。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城市更新中,一些地方将桥下空间打造成为运动场地、护学驿站、休闲公园等,有效地满足了市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近日,记者在多地展开探访,看桥下空间怎样进行更新与改造、带来便利与欢笑。
山东青岛市市北区跨海大桥高架桥下
散步遛娃有公园
本报记者 王 者
夏日傍晚,夕阳斜照。山东青岛市市北区跨海大桥高架桥下的橙岛时尚体育公园里,大人散步,孩子嬉戏,一派热闹欢快。
儿童活动区,各类娱乐项目人气十足。“坐稳,起飞喽!”市民岳明用力一推轮胎秋千,6岁的小孙子悠荡至高处,开怀大笑。
青岛市市北区跨海大桥高架桥下的公园。闫 婧摄
岳明家在市北区洛阳路街道,家门口一度没有适合遛娃的地方。去年底,橙岛时尚体育公园一开放,爷孙俩就成了首批造访者。如今,他们几乎每周都来三四回。
这座公园,为何开在桥下?
原来,这片桥下空间属于青岛市果树园艺总场,曾是封闭管理的国有苗圃。去年,为满足居民特别是儿童休闲游憩、亲近自然的需求,青岛市统筹存量用地,实施“改圃建园”工程,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国有苗圃改造为复合型城市公园。
在保留苗木生产和科研功能的基础上,青岛市果树园艺总场出资建设了这座公园。总场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来这片地就有改造的必要,费用也还承担得起。改造后有一部分营利项目,可以逐渐覆盖成本。”
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副局长殷保家介绍,公园为保障儿童的安全,在儿童活动区配备了塑胶地坪、防碰撞护角、无障碍坡道等,还对周边绿化树种进行优化,栽种无刺、无飞絮、无刺激性气味的植物。“这个区域,有3个大型游具、20多个小型游具,还有百米秋千廊架。我们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设计,兼顾了自然、艺术、趣味等元素,让孩子们能够在游玩的同时,得到一定的熏陶和启蒙。”殷保家说。
荡完秋千,岳明又带孙子玩了公园设置的拼图游戏。“爷爷你瞧,我把小猫拼出来了。”孩子开心地说。岳明夸赞过后,笑着提醒:“该回家啦,下次再来!”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16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