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以色列又开始了和叙利亚的冲突。就在刚刚和伊朗达成停战协议,仗着美国的支持看似喘了口气,结果转眼间又对叙利亚动手了。这种“休战不久就不安分”的军国体制真是让人叹为观止。更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叙利亚的朱拉尼,虽然实力不如伊朗,但以色列却毫不手软,直接突袭了叙利亚的国防部,24小时内进行了160次空袭。那这次以色列为什么要对叙利亚发动如此猛烈的攻击呢?朱拉尼又能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军事压力?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深入分析一下。
近期,叙利亚南部的苏韦达省局势动荡不安,连续几天,叙利亚的局势都被以色列的空袭所笼罩。起初,以色列的攻击主要集中在朱拉尼的部队上,目标是他们的坦克和战术部署,这些打击看起来似乎只是小规模的挑衅。但随后,情况急转直下,以色列开始瞄准大马士革的核心区域,尤其是朱拉尼的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大楼,直接将其作为重点轰炸目标。
与此同时,以色列还动用了无人机,精准打击了叙利亚的精锐部队——德拉师(第40师)。甚至有叙利亚官员在空袭中丧命,包括德拉省波斯拉县县长哈立德·扎亚比。更为严重的是,以色列的精锐部队98师已经开始在戈兰高地部署,剑拔弩张,等待进攻的时机。据称,以色列空军在24小时内进行了高达160次的轰炸,毫不留情。这一切,都暴露出以色列在对付叙利亚时的冷酷无情——就像他们在伊朗那样,显然叙利亚没有足够的防空能力来应对这样的空袭。
目前,压力已完全转移到朱拉尼身上。几天前,德鲁兹人曾经表示愿意投降,但随着以色列的出兵,德鲁兹人的态度发生了迅速反转,几乎立即与朱拉尼再次发生冲突。德鲁兹人是生活在山区的游击战专家,这让朱拉尼的正规军陷入了困境。尽管朱拉尼的部队拥有坦克和重火力,但在狭窄的山区战场上,他们的优势反而无法发挥出来,最终和德鲁兹人不分上下。而与此同时,以色列的空军则抓住时机,毫不留情地继续轰炸。朱拉尼可能自己也没搞清楚,局势为何会迅速恶化至如此地步。
说到底,这一切的根源并不复杂。朱拉尼在收编当地一些势力时,误打误撞引入了一些本地的小军阀。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人原本就是地头蛇,换了身份后立刻变成了“还乡团”,开始以暴力手段压榨同乡。这一举动引发了德鲁兹人和朱拉尼之间的冲突,局势由此失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德鲁兹人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族群。与吉普赛人或库尔德人有些相似,他们的存在分布在多个中东国家,其中叙利亚南部的苏韦达省约有60万德鲁兹人,而以色列国内也有大约14万德鲁兹人。德鲁兹人不仅在自己的家园拥有强大的影响力,而且在以色列社会中也颇受信任,他们可以参军,并且被允许进入以色列的安全机构,通常被称为“忠诚的少数阿拉伯人”。
最为关键的是,德鲁兹人占据了戈兰高地东部的重要战略地位,是以色列的“屏障”,所以一旦局势失控,以色列绝对不会坐视不管。这也是朱拉尼与德鲁兹爆发冲突后,以色列果断出兵的原因。而且,这一事件不仅仅是叙利亚内部的事情,还引发了土耳其的关注。埃尔多安表示,如果以色列继续在叙利亚采取过激行动,自己也会出手。土耳其一直对叙利亚局势中的瓜分行动心生不满,眼看时机成熟,必定会趁机出手。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叙利亚,朱拉尼并非单纯的阿萨德政府的替代者。外部世界的态度发生了改变,英美也取消了对叙利亚的制裁,内部则有一些海外土豪的资金援助。随着时间推移,朱拉尼的势力不断壮大,假以时日,叙利亚的局势可能会变得比以色列应对加沙更加复杂。以色列如今必须在这个关键时刻出兵干涉,以防朱拉尼的力量进一步壮大,最终变得难以控制。说白了,叙利亚局势每天都在变化,然而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仅仅是一个借口,背后涉及的更多是战略上的考量。
当前的局势看,虽然以色列的空袭已给朱拉尼带来了沉重打击,但这场军事行动也具有强烈的警告性质——以色列警告朱拉尼,不能让叙利亚局势失控,未来无法掌控局面。与此同时,有消息称叙军正在撤离南部的苏韦达省,这或许是为了避开以色列的锋芒。如果真是如此,朱拉尼在这些派系中的声望无疑会遭受严重打击。尤其是海外的逊尼派资本家,如果看到朱拉尼在关键时刻无法稳住局面,是否会继续大力支持,未来恐怕就难以预测。
至于未来是否会出现更多的外部干预,尤其是土耳其是否会直接介入,可能会成为局势进一步升级的导火索。各方势力的博弈和冲突注定会让叙利亚局势变得愈加复杂。